教育家
滚动新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9-08-09作者:本刊编辑部来源:《教育家》杂志

本刊讯 8月8日,《教育家》杂志在京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部分学校校长应邀出席,光明日报社第六党工委书记邓海云主持会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在讲话中指出:“为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致信中强调的‘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知识界’‘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要求,《教育家》杂志组织召开座谈会,体现了一本国家级刊物的担当。”张政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吹响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号角。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

 

张政强调,作为光明日报的新名片,《教育家》杂志始终聚焦基础教育领域的动态和问题,关注学校与教师的声音和需求。与会校长从实际工作出发,为中学教育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光明日报社第六党工委书记邓海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小惠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教育教学中非常适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不是纸上谈兵就能给出解答的;目前,一些家长焦虑“过剩”,干扰到学校正常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需要被给予更多的自主空间,安安静静地教学。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小惠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曹保义深表认同,希望媒体理性发声,引导大众从专业角度看待学校和教师的角色,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也要具有开放性思维,激发办学活力,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曹保义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表示,当前,要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里播下种子。推动价值观教育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如何使价值观入耳又入心,需要从教者不断探索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焦虑状况,她指出,青少年面临着来自家庭、学习、生活、情感等诸方面的压力,是社会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家庭和学校要携手直面青少年学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让阳光照进孩子的心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在发言中谈到,优质的教育环境创设需要校长、教师、家长、社会等各个层面具备定力,回归常识。在教育结构治理当中,媒体要发挥整合资源的优势,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传播正能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

 

光明日报社全媒体总编室副主任刘文嘉介绍,目前,光明日报社正在积极拓展全媒体总编室这一移动端上的主战场,整合给教育提供服务的全媒体矩阵资源,为进一步发挥联系知识分子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坚实后盾。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光明日报社全媒体总编室副主任刘文嘉

 

此次座谈会以传递总书记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待和热切关怀为出发点,也是《教育家》杂志检视自身工作的重要契机。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教育家》杂志社社长潘剑凯表示,自2015年创刊以来,《教育家》杂志以新闻性、专业性、前瞻性视角,挖掘和传播有理论深度的人物典型和教育思想,体现出主流媒体的责任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潘剑凯

 

“因思考,而不同。这样的办刊理念,让《教育家》在业内赢得了不错的反响。”《教育家》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裁徐功明指出,《教育家》杂志要为校长和教师搭建良好的交流与服务平台,并吸纳志同道合者广泛参与到平台的共建中,真正团结好、联系好、引导好、服务好基础教育领域的知识分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教育家》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裁徐功明

 

张政总结,教育焦虑问题由来已久,折射出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共性焦虑;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不只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关乎社会的方方面面。媒体要从多维视角进行报道与深挖,牢牢把握住教育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用思考的力量彰显新闻报道的价值与魅力。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