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为期四天的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戏曲教学展示暨前沿论坛,10月25日在山东金乡落幕。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地的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展示了近年来京剧进校园的教学成果。
2017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如今,戏曲这一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已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艺术类院校与中小学携手,越来越多的学生被戏曲魅力吸引。
论坛开幕式上,山东金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美兰,济宁市教育局局长高广立,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姚志强,金乡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山阳书院院长李英渠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济宁市、金乡县和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论坛上,来自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山东金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师生们走上舞台,进行了“国粹伴我成长”2019校园京剧展演。从《京剧好儿郎》到《贵妃醉酒》,从《四郎探母》到《中国脊梁》,师生们娴熟精彩的展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可喜成果。
活动期间,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为北京市京源学校与山东省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举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协同发展合作联盟校”结对及授牌仪式。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姚志强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耿成义,分别为北京市京源学校京昆艺术团团长董艳杰、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赵莉进行了授牌。
本次活动举办了三大论坛。在其中的校长论坛上,山东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李树新等围绕“构建京剧课程体系”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在专家论坛上,北京市昌平区教委美育专干谷彩梅等分别就“立足本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在教师论坛上,北京市京源学校教师董艳杰等分别就“开展京剧特色教育”的做法进行了分享。
活动期间,代表们观摩了山东金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山阳书院附属小学“京剧与其它课程整合”的教学展示。该校分别将京剧与道德法治、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整合,学生在《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景阳冈》《白蛇传》等京剧艺术的熏陶下开展别具魅力的学科学习,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精彩纷呈的课程展示令代表们受益匪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高等艺术类院校的努力付出。据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姚志强介绍,截至2019年上半年,北京已有28所中小学成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进校园工作基地校,学院完成了对万余名中小学生的戏曲普及教学,年授课量达到3万课时。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王文清表示,自2013年与山东金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学院相继把教学实习与实践基地设在了金乡县实验小学,双方携手共促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实现了共赢。
本次戏曲教学展示暨前沿论坛活动由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济宁市教育局、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主办,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金乡县山阳书院、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