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首届长三角名校长发展大会举行:探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智慧

时间:2019-11-04作者:王赛来源:江苏省师干训中心

11月2日,以“回眸与展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本土经验与智慧”为主题的首届长三角名校长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这是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首次主办的区域性校长学术交流研讨大会,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467名中小学校长参会。

 

首届长三角名校长发展大会举行:探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智慧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杨燕滨,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漫,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主任王仁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玉琨,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三省一市校长培训机构领导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季春梅主持。

 

首届长三角名校长发展大会举行:探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智慧

 

首届长三角名校长发展大会举行:探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智慧

 

开幕式上,王仁雷代表学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作为全省唯一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将集全校之力,打造引领江苏和影响全国的“新师范”,力争把学校建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高地、省级教师教育智库、江苏教师教育窗口,同时也期待三省一市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构建“长三角区域教育共同体”,为用教育推动构建“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首届长三角名校长发展大会举行:探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智慧

 

潘漫在致辞中指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预示着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如何充分发挥卓越校长、教育家型校长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对新时期起好步、开好局,充分领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潘漫指出,作为新时代长三角基础教育发展的领军者,希望参会校长能够做好价值引领、思想引领和实践引领,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届长三角名校长发展大会举行:探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智慧

 

代蕊华在致辞中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长三角区域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各项教育改革也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可以说长三角区域的教育文化也处在全国前列,已经具备了在国内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代蕊华指出,长三角名校长联合培训项目的发展,在推动整个区域教育协同、促进校长培训模式的创新、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长三角名校长的培训和研修,为未来的长三角区域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现实基础。

 

首届长三角名校长发展大会举行:探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智慧

 

会上,杨燕滨副司长作重要讲话。她指出,本次大会是一个具有时间节点又具有时间跨度的大会,是总结展示又携手未来的大会,是既有区域特色又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大会。本次大会的召开将为教育事业的同行者提供交流机会,增强事业发展的动力与信心。这种跨省域、多类别、长时段的针对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研讨与交锋,是对新时代国家战略布局的回应,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进程推进贡献了智慧、提供了样本。杨燕滨表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长三角名校长能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坚持以“立德”为首,“奋进”为本,“创新”为魂,在长三角这块沃土上,不断确立名校长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塔尖地位,不断确立名校长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地位、不断确立名校长在乡村教育中的帮扶地位,不断确立名校长在师德建设中的楷模地位,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大会将通过主旨报告、主题沙龙、主题论坛、学员风采展示等环节,邀请长三角基础教育专家与名校长一起分享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探讨区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展望长三角基础教育的未来趋势,促进名校长专业交流,提升名校长教育创新能力,推动区域教育合作与基础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为长三角区域名校长搭建新的交流共话的专业发展平台,充分展示长三角名校长的教育成果和发展愿景,助力长三角基础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更高起点引领、更高水平辐射。

 

首届长三角名校长发展大会举行:探讨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智慧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