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潘懋元:漫谈本科教育

时间:2020-01-07作者:潘懋元来源:教育家杂志

作者: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

欣悉《教育家》本期的主题是“本科教育”,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的主要问题,也是新时期建立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课题。

 

“双一流”大学,应当“以本为本”

 

一流大学要不要拥有一流本科教育?能不能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如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美国,一流本科教育并不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居于前列的一流大学,而在专门培养本科生、只能获得学士学位的文理学院;在中国,过去的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以及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大学,均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只有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双一流建设大学应当“以本为本”,并且在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际,在厦门大学召开了加强本科教育的研讨会。

本科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一流大学应当担负起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责任,也拥有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优势。因为一流大学具有理念先进、师资水平和学生质量较高的优势,能够较好地承担一流本科教育的任务。

 

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队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

 

我国的“双一流”大学仅有137所,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达到800多所,无疑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主力军。如果说一流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学术的精英人才,应用型大学的主要任务则是立足地方,培养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高端人才。

如果说前者的主要任务在于认识世界,那么后者的主要任务在于改造世界。说到底,认识世界的最终目标就也是为了改造世界。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庞大队伍。

但是,这支应用型本科高校基本队伍,正处于“学术主导还是取法市场”的“进退与摇摆”中。为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的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在江苏常熟专门举办讨论应用型本科的学术会议,探讨“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生,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形成了“常熟共识”,包括办学定位与目标、办学理念、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开放办学、教师队伍以及育人质量等诸多共识。形成“常熟共识”之后,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许多共识要付之于行动。

 

评估制度与高考制度的改革制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精英教育以学术为导向,而应用型本科教育以科学技术能力定高低。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是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起作用的实干人才。因此,在高校评估方面,应当另立有别于精英教育评估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在高考制度改革方面,应当改变以一、二、三批次进行招录生源的传统方式,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地位。同时,还应当另行设计以应用科技能力为标准的考纲与考题。

这些不成熟的浅见,谨提供给《教育家》的领导管理者和读者们参考。

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12月刊 总第204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