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别人家的孩子”是许多父母的口头禅。2019年5月31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显示,“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压倒性地入选“未成年人最不喜欢家长说的五句话”。可见,我们从小都有一个夙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主观上,父母想通过“别人家的孩子”激励自己的孩子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但实际上,孩子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之下,承受着父母不曾想到的压力和痛苦。那么,“别人家的孩子”这一教育现象到底为什么这么流行?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哪些消极影响?在使用“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参照的时候,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别人家的孩子”产生的心理机制
内在驱力:要求做得更好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相貌等)时,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而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eonFestinger)认为,社会比较是人与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动的、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比较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内在驱力,这种驱力源于个体要求自己做得更好的价值取向。放到父母身上,如果不能从自身获得评价孩子的内在标准,就会以在某一方面表现更优异的“别人家的孩子”作为评价标准,希望借此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榜样文化:根植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圣人理想人格的教化方式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我国历来重视榜样教育,惯于在年龄相仿、地位相近、兴趣爱好以及行为方式等比较相同的非正式群体中,以朋辈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为儿童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引。然而,榜样是比较的结果,而比较源于个体之间的差异,父母的眼睛往往只定焦于别人家孩子的优势,漠视自己孩子的优势和个性特征,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面子作祟:父母将自身价值建立在儿童身上。面子文化是国人典型的心理文化现象,在新浪网的一项调查中,有83%的被调查者认为对中国人来说面子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词汇。面子产生于社会互动中,是一种需要由他人来确定的自我价值。由于互依型自我结构的存在,我国很多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会将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孩子的成绩和行为表现上,通过孩子的最佳表现(尤其是学校成绩)来赢得周围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因此,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最终强于或战胜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父母本人也能跟着成为胜利者,以满足自身的面子需要。
养育焦虑:愈演愈烈的时代心魔。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种教育信念的影响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和结果不断产生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各种负性情绪。很多父母无法承受孩子不成功的现实,为子女规避成长风险远比关注自身更加重要,更有父母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希望可以掌控孩子的一言一行,总是盯着“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唯恐自己孩子落后。
“别人家孩子”背后的教育隐忧
首先,群像性的“别人家的孩子”容易使儿童产生极大的心理挫败感。在很多情况下,经过父母认知加工后的“别人家的孩子”,往往已不再单指某个孩子,而是行为表现良好、能力品质兼优的儿童的总和,具有群像性。当父母将自己的孩子与群像性的“别人家的孩子”的诸多优点进行比较时,这种完人性的要求会使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大为受损,认为自己无论哪方面都不如父母所说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从而失去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在研究中发现,缺乏自信的儿童相比起自主性儿童,更不能适应困难,更容易受到打击,形成心理上的习得性无助,如果儿童把这种习得性无助泛化到其他情境中,会衍生极大的心理挫败感。
其次,“别人家的孩子”导致儿童的自我异化,阻碍儿童自我认同的发展。父母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会使儿童只看到他人的角色扮演,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现象的维护者,从而使得儿童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阻碍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当儿童违背或远离了“别人家的孩子”时,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会使儿童认为自己失去了父母的认可,因此,儿童越是不断学习、认同别人家的孩子,满足父母对他的期待,就越会失去对自身真实角色的感知与发现,产生对个人的内部状态和外界环境以及两者之间不一致的认识,失去发现和探索真实的自我的眼睛,导致儿童自我异化,阻碍儿童自我认同的发展进程。
再次,“别人家的孩子”会导致冲突化和疏离化的亲子关系。当父母在孩子面前提及别人家的孩子时,孩子对家长的话进行解码之后,直接理解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不接纳,从而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很难建立起温暖而亲密的关系。有研究数据表明,进行心理咨询的未成年人以小学生居多,占到39.7%,咨询的相关问题当中,位居第二的就是亲子冲突问题。另外,一项有关亲子关系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也表明,父母教育期望过高时,子女会因自身力所不能及,更容易体验压力、痛苦、羞愧以及愤怒等负性情绪,与父母交往过程会表现出更多的对立、违抗行为,加剧冲突化和疏离化的亲子关系。
最后,“别人家的孩子”会催生竞争的同伴关系。家长往往以自己孩子的好朋友、同班同学等同龄人为对象进行比较,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催生儿童视好朋友或同学为竞争对手,而非潜在的合作伙伴,造成与好朋友、同伴或同学之间关系的裂痕。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父母的“上行比较”,会促使儿童用是否打败别人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美国俄亥俄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力克(MarkAlicke)在研究中发现,儿童会刻意疏远与他相比较的优秀对象,在头脑中扭曲事实,夸大自己,无法接受周围的同伴比自己好,内心滋生强烈的嫉妒,导致不良的同伴关系。
科学的“比较”方法
以“别人家的孩子”为参照时,父母应注意什么?
首先,强调“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维度下儿童的进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他们从降生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带着自己的个性。父母不要再盲目地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进行无效攀比。由于影响孩子成绩和行为结果的因素非常复杂,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完全复制另外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因此父母要学会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上来看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如果父母在时间维度上看到并肯定自己孩子的进步,会让孩子体验到通过自身“诚实的努力”带来的不断进步的喜悦和自豪感。
其次,父母的眼睛要定焦于自己家孩子的优势。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曾说:“一个人的成就和幸福的核心在于发挥他的优势,而不是纠正他的弱点。”在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时,父母主要聚焦于自家孩子的弱点和劣势,给他们带去的是自我否定。父母可以以“优势视角”,从定焦于自己孩子的“弱势和缺陷”转变为定焦于“优势和长处”,从孩子擅长的方面入手,从而带动其他方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孩子真正感受到被父母欣赏和接受时,他才会从此起步,开始思考自己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希望如何成长,如何发挥更大的潜能。
最后,避免公开场合的无谓比较。集体舆论在每个儿童心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儿童和成人一样是社会性的存在,有着强烈的羞耻感和自尊感,希望得到群体和社会的认可。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周围的重要他人对待他们的态度和方式,是其自尊感和羞耻感的主要来源。当父母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宣扬自己孩子的缺点时,孩子会体验到强烈的羞耻感。正如费斯汀格所说,社会比较是人与人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父母也是平常人,完全不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应注意不要当众进行比较,可以在家里跟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他/她与其他孩子的差距,并深入讨论造成差距的可能原因,对孩子的发展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作者邢淑芬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罗悦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