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记者 王楠)2020年12月15-16日,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全国三次学术年会暨第三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由大城市教科院联盟、《教育家》杂志、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西安国际港务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论坛以“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教室”为主题,一地多点、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主会场西安分设五个平行论坛,北京、成都、沈阳、苏州、济南、潍坊、武汉、广州、深圳九个城市近百位专家在当地分会场同步开讲。论坛实现了城市与城市之间交互,60余万人在线观看直播。
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加拿大阿尔茨海默病首席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宋伟宏,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生命与健康学院首任院长、青岛大学原神经再生与康复研究院首席教授、名誉院长王玉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教授陆林等知名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陕西省教育厅巡视员关荷、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国峰,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祖培,《教育家》杂志社副社长李功毅等出席西安主论坛并致辞。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出席济南分会场活动并致辞。主会场论坛由大城市教科院联盟秘书长、《教育家》杂志主编王湘蓉主持。
大城市教科院联盟秘书长、《教育家》杂志主编王湘蓉
苏国峰在论坛致辞中认为,本次论坛是我们探求教育新路径,引领教育科学研究深层次系统性、革命性变革,把自然科学研究相关的思想、手段和技术应用于教育问题研究的具体行动。要充分运用本次论坛的成果,汲取会议精华、领会教育精神,切实进一步促进港务区教育事业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市”,助力区域发展贡献“陆港力量”。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国峰
李功毅在欢迎辞里谈到,本届论坛反响热烈,这表明教育工作者对科学指引教育有迫切需求。作为国家级主流教育媒体,《教育家》将在用科学精神对待教育、用科学的范式研究教育、用科学的新知启迪教育等方面,持续推动脑科学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并积极做好广泛的宣传。
《教育家》杂志社副社长李功毅
邓云锋指出,教育是脑科学开发应用的重要领域。着眼于对未来科技和未来教育的深刻把握,山东教育较早开始了“脑科学+教育”的探索与尝试,率先成立省级脑科学教育研究院,在重大招标课题、重点研究课题中设立脑科学研究方向,积极引导教育工作者加大对脑科学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
关荷表示,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全球正处于向智能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中。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育研究,正逐步从科学实验走向实践应用,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形态。期待“脑科学与教育”论坛在深入探讨中共同推动教育领域的脑科普,让教室内学习的发生更科学。
陕西省教育厅巡视员关荷
杨祖培表示,本届论坛将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在教育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大脑,提高学生的智慧,促进教育理论的创新,并将在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发展、教育评价等方面带来很多的新的启示。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祖培
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代表“脑科学与教育”论坛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致辞。他强调,教育作为塑造人的心智和开发脑认知的重要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无疑要依赖于遵循脑科学揭示的脑认知活动的规律。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迄今为止揭示的脑认知规律还相当有限,也还相当肤浅。如果把揭示脑活动的规律比喻为一场新大陆的探险,我们现在所揭示的规律,只是新大陆周围星星点点的岛屿,真正的新大陆还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未开垦的处女地。在更新、更高的水平下揭示脑认知的科学原理,是当代神经科学家和脑科学家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也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需要形成普遍的共识:教育作为一种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的综合反映,有它特有的规律。在考虑教育的走向、方式、布局和资源分配的时候,必须把教育所具有的、特有的规律和遵循脑科学的规律融合统一,使教育事业的推进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通过这次论坛,我们有可能在这条道路上迈出有力的坚实一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向论坛作视频致辞。他讲到,许多大学高度重视脑科学与教育关系的研究,并建设了各级各类的脑科学相关实验室,重点研究脑认知、脑影像以及和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相结合,聚焦学生身心发育和发展,对接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些特点,认真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这股力量势不可挡。林崇德认为,脑科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基础研究,脑科学和教育的研究,需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让脑科学在教育实践中有英雄用武之地,在探讨脑科学规律的同时,将脑科学规律应用到教育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
苏国辉作了题为《运动与脑健康》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有阈下症状(包括抑郁症状和躁狂症状)的青少年未来有可能发展为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且自杀发生率高。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够改善学习与记忆能力,丰富儿童青少年肠道微生物菌群。他呼吁大家关注运动对脑健康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
宋伟宏作了题为《脑健康与未来教育》的主旨报告。他表示,中国的“脑计划”已经正式启动,脑健康是中国“脑计划”的重要内容。要将脑科学、脑健康融入科学教育,加强本科教育,渗透初高中教育,并以科研成果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加拿大阿尔茨海默病首席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宋伟宏
王玉田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探索大脑的奥秘——记忆的形成与调节》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有些记忆保持的越久越好,有些记忆遗忘得越快越好,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海马体是学习与记忆的关键结构,海马体的损伤将影响新的空间记忆的形成。他围绕延长正面记忆、消除负面记忆、干预记忆障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陆林作了《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题报告,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展望三方面做了介绍。他指出,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期虐待、校园欺凌等都易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等。陆林院士给出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干预的具体措施,包括心理健康宣传、课堂教学、心理辅导与咨询、增加实践活动、心理问题的正确应对。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教授陆林
本届论坛上,《教育家》杂志社副社长李功毅向杨雄里院士、苏国辉院士、宋伟宏院士颁发“脑科学与教育”论坛顾问委员会顾问聘书。七十余位脑科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获颁专家委员会专家聘书。
李功毅向杨雄里院士、苏国辉院士、宋伟宏院士颁发“脑科学与教育”论坛顾问委员会顾问聘书
杨雄里院士向专家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
脑科学与教育论坛
顾问委员会
顾问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杨雄里 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
郭爱克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学和脑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叶澜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陈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苏国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
裴钢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副会长、上海大学原校长
陆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教授王玉田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生命与健康学院首任院长、青岛大学原神经再生与康复研究院首席教授、名誉院长
宋伟宏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加拿大阿尔茨海默病首席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
专家委员会
主任
杨雄里
专家
蔡清、曹凡、崔永华、陈艳妮、陈爱国、范方、傅小兰、冯廷勇、何清华、贺永、梅磊磊、南云、秦绍正、屈青青、李岩松、李新影、李玫瑾、李卫东、李晓东、李小俚、李葆明、李涛、李红、梁菲菲、林丹华、罗劲、罗跃嘉、师建国、孙锦华、谭力海、陶沙、翁旭初、王穗苹、王玉凤、王亚萍、薛贵、徐敏、徐琴美、谢俊霞、禹东川、尹莉、殷莉、尧德中、闫嵘、杨炯炯、杨元魁、杨剑锋、赵微、左西年、周晓林、周新林、周加仙、周成林、周永迪、张学新、张锦涛、张海艳、臧玉峰、钟意娟、解慧明、罗坤、李碧武、罗清红、孙智明、王军、李庆华、方晓波、丁杰、吕如浩、叶文梓、李桂娟、潘希武等
“脑科学与教育”论坛由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作为本届主会场的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校长罗坤主持了西安第五分论坛。他表示,我们教育人应该从脑科学的高度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成长,让教育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常年基层教育及学校的诸多案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脑科学还是认知科学,都需要和基础教育紧密结合。这样的研究才会更有价值,这样的研究才会促进儿童的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分会场上,与会学者围绕“脑科学与未来学习”“脑与认知科学研究进展及其对学生语文、英语教与学的启示”“青春期大脑、情绪变化及行为特点”“脑疾病及临床诊治”“脑科学与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与脑发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场场面热烈,嘉宾与台下及线上观众提问互动、精彩纷呈。
西安一至四分论坛分别由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脑科学研究所所长李葆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薛贵,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陶沙,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教授罗跃嘉,青岛大学原副校长、青岛大学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院长谢俊霞主持。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以视频方式出席主论坛。他认为,“脑科学与教育”论坛是为了找到将脑科学从小样本“原型机”的实验室,渐进式常态化地走进教室的有效途径。他向与会者分享了成都“脑·育”研究与实践,并指出只有增进脑科学家、教育学家和一线教师三者的有效沟通,“教室”与“脑科学”之间才能互为补益。
北京分会场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熙阐述了关注“脑科学与教育”的会议宗旨。她指出,教育工作者面临着两类挑战:一是知识爆炸带来的如何教到如何学的挑战;二是周围环境急剧变化导致的适应能力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吸收各个学科的发展成果,找到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支持学生更好地学习。
沈阳分会场的五位主讲嘉宾,从专业理论到具体实施各个层面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会场上,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将脑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探究人脑的学习机制和教育规律,实施积极的快乐心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目标。
苏州市教育科学院院长丁杰表示,未来教育核心理念,是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苏州分会场围绕“基于脑科学的语言文字与表达力”主题,近万人观看了直播,这对于促进脑科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拓宽脑科学研究成果进入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层面的路径产生了积极影响。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吕如浩院长进行了《应用学习心理学提升学生学习力》专题报告。介绍了济南市教研院实施学习力项目研究、夯实“减负提质”根基,突出疫情期学习指导,促进防疫学习成长,立足学习心理学推广、塑造“减负提质”品牌的经验做法。
潍坊分会场以“家校共育共促成长”为主题,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庆华从组织、制度、队伍、课程、合作等方面讲述了潍坊市整体推进家庭教育的探索、实践与成效。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家校共育需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不懈努力,需要社会一起研究、一起实践、一起提升。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碧武认为,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人脑面对的不再只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还有须臾离不开的网络世界。本届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探讨如何认识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生,以及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分享平台。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和探索,与兄弟教科院砥砺切磋、共同发展。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方晓波表示,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联合华南师范大学莫雷教授团队启动的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项目,借助脑科学、“互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建设智慧阅读平台,形成广州市基础教育“人-书-网”融合的体系,使阅读整体过程变得“可知、可导、可管”,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本届论坛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推广脑科学与教育的研究成果,必将能够为共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教科研机构的更大贡献。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桂娟指出,脑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器官,人脑具有可塑性,但脑科学应用于教育是近年来我们刚刚开始探讨的议题。在教育中应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需要教育工作者和脑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共同创建,指导脑科学与教育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大城市教科院联盟秘书长王湘蓉表示,大脑是目前人类在万千世界中发现的最为复杂的系统,也是人类自身的未解之谜。放眼寰宇,脑科学——这一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发展关键期,一方面研究发展的态势迅猛,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强烈。近年来,脑科学研究已成“兵家必争之地”,吸引了全球众多顶尖科学家投身其中。我国“脑计划”即将正式实施,期待为教育带来更大改变,也希望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在脑科学应用于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