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家风文化融入课程,学生作品亮相中华世纪坛

时间:2020-12-18作者:姜乃强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本刊讯(记者姜乃强)“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12月16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展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家风文化融入课程,学生作品亮相中华世纪坛

 

中华世纪坛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自2016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今年,展览聚焦中华家风文化进校园的主题,将家风文化与校园文化和学校课程建设结合,让优质的展览从艺术殿堂走进了学生课堂,让优秀的家风故事由静态展示变成了师生生动的教学展示。本届展览融合了多媒体互动体验的内容,展出了百余幅学生与家庭创作的中华家风家训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多由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书写,硬笔写家训、软笔写家书,字字入心、字字立人。

“中华家风进校园是一个很好的纽带,家校共育需要这样一个纽带。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它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自我和特色。在校园里,一个班集体从表面上看是由40几个学生组成,其实是由40几个家庭组成,而一所学校是由若干个家庭组成的。家风影响班风,班风影响校风,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家风家训建设的重要性,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主题展开幕式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孟祥兰如是说。

 

家风文化融入课程,学生作品亮相中华世纪坛

 

“将传统展览延伸成校本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受益,然后形成学生作品,再让这些优秀作品进入中华世纪坛展示,这既体现了展览的教化功能,又为传统品牌展览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华世纪坛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中华世纪坛希望通过家校共育、社会参与的形式,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将好的当代艺术展和传统文化活动以多样化的方式融入学校教育,贴近学生和家庭,让优秀文化惠及更多的人。

活动现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展示了班级家风晨训课程成果。从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诫子书》到司马光致儿子的《训俭示康》,从《钱氏家训·国家篇》到《曾国藩家书》,学生们的原文背诵铿锵有力,对文字及寄语的阐释非常到位。从诸子百家、名人伟人的家书家训中摘录的经典名句,是该校学生每日到校后“晨诵十分”的必读内容。活动中,学生们现场分享了自己家的家训和父母教育自己的殷切话语。这些结合当下、融合时代的家风故事,彰显了中华家风文化在教育中代代相传的力量。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