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时间:2020-12-31作者:邢芳红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为贯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助力书法教学,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12月29日,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智慧装备助力书法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市大兴区文化都汇召开。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韩军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和书法教育,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推进相关工作,为书法教育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传统书法教育面临的挑战催生了智慧书法教育装备行业。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韩军

 

会间,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单位、北京华文众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大凤做了“智慧装备如何与书法教育相结合”的主题发言。向大凤表示,智慧书法教育装备应当基于“传统与科技相结合而不摒弃传统”的原则,更好地辅助教学,并从“基本层、优化层、创新层”三个层面解决传统书法教育面临的临摹效率低、教师示范难、学生兴趣不高等9大难题。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单位、北京华文众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大凤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教育学会监事长杨春茂

 

中国教育学会监事长杨春茂表示,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五种素质:身体素质、科学素质、艺术素质、信仰素质、人文素质。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孩子长期的责任心。目前全国中小学书法老师资源缺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应用智慧书法教室设备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高军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高军法在会上表示,现如今又懂理论,又会教书法,又会创作的人才非常之少。书法教师可以通过智慧书法教育装备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同时还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孩子自然就能多练,学习效率也就高了。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杨广馨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杨广馨表示,智慧书法教室为教学提供了方便,而好的设备其作用要发挥到极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尤为关键。智慧教育装备的设计应从知识性、趣味性、丰富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方便教师根据不同版本的教材来进行教学。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艺教部主任陶涛

 

“我们常说,书法的尺幅与生命等长。”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艺教部陶涛主任表示,智慧书法教育装备未来所要做的应该是向经典化、自然化发展,可借助“同构解读”的方式向师生提供更多维度的教学内容,方便教师教、学生学。,应加强教师培训,让老师熟练使用智慧教育装备。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北京市第一中学书法教师暨超(左)、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书法教师何代坤(右)

 

北京现已有多所学校引进了智慧书法教室,来自北京市第一中学、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的两位书法教师现场分享了智慧书法教育装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经验。北京市第一中学教师暨超表示,智慧书法教室对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教学设备有利于提升书法教学效率,同时教师的基本功也很重要,另外还要善于使用信息技术。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教师何代坤表示,引入智慧书法教室之后,学生都非常喜欢上书法课,教学系统内含大量的素材以及很多趣味游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小学智慧书法教育研究中心首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教育装备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书法教育的推广普及中,智慧书法教育装备也将更多地走进中小学校和普通高校,逐步覆盖老年大学、青少年宫、文化馆、科技馆等应用场景。

本次研讨会总结了与会专家与一线教师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对智慧书法教育装备的建议,为后续教育装备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对书法教育的推广与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讯员:邢芳红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