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汤萌:阅读所及,即语言与思维所抵

时间:2021-05-18作者:王梦茜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汤萌,孩子们口中的Ms. Tang,是浙江省第一位GESE(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12级得主、世界中学生辩论冠军赛(WSDC)中国队领队兼裁判(2009~2012)。汤萌曾在杭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杭外”)任教,离开杭外后在杭州越读馆担任英语项目负责人近十年,主要负责中学生英语精读课,让学生带着思辨意识去探索文本。曾有人问学好英语的秘诀是什么,汤萌的答案是两个字:阅读。

 

汤萌:阅读所及,即语言与思维所抵

汤萌,Beyond School创始人,创意课程研发能手,英国议会制辩论推广人,译有《辩论守则:澳亚辩论手册》。

 

“以前喜欢看小说类的文学作品,现在看得更杂了,非虚构类的图书和杂志多一些。杂志方面,《纽约客》(New Yorker)看得最久,是200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做交换教师时房东帮我订阅的,回国后也没有中断;还有《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和《外交》(Foreign Affairs),这两份杂志更学术一些,涉及面更广,对拓展思维很有帮助。阅读的动力最初源于做辩论培训的需要,现在已经成了习惯和兴趣。”

“所有的教师都非常需要读书,这点毋庸置疑,不过对于语言教师而言,读书的必要性更显而易见。”汤萌提及斯蒂芬·克拉生的《阅读的力量》,书中提到自由自主阅读是让外语能力登峰造极的方法,是跨越初学和流利鸿沟的最佳桥梁。“自由自主的阅读是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最有效的办法。最有效率,也最有效果。但这需要教师慢慢地积累,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一旦需要用到某一知识时,可以随时提取。”

经由阅读所建立的丰厚知识储备,在汤萌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喜欢用丰富的互文、积极的思辨、紧张的交锋,向学生传递英语的韵味和魅力。她擅长以词汇为起点,带着学生们追本溯源,发掘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将微妙难解之处娓娓道来,揭晓其中的来龙去脉与言外之意。

例如,她这样讲解benediction(祝福)一词“:神探夏洛克的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被中国粉丝称为‘卷福’,除了‘卷发的福尔摩斯’之意,还有别的内涵吗?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名——Benedict,这个词由两个词根构成,bene来源于拉丁语,意为‘好的’,dict表示‘说’,两者合为一体则有‘祝福、祈祷’之意,是为‘卷福’之‘福’的由来,而benediction正是benedict的名词形式。”如此不仅让学生深刻记住了benediction这个词,还对bene和dict两个词根有了深入的理解与认知。汤萌的课堂犹如一串珍珠项链,将一个个散落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们上课仿佛在寻宝,学起来便很有乐趣“。如果将知识点比作树,学生不应只是看到一棵一棵的树,还要看到树与树之间的关系,看到树与森林的关系。”

在汤萌看来,语言和思维是硬币的两个面,探索语言世界的过程也就是锻炼思维的过程。因此,她的英语教学尤为注重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她带着孩子们精读《查令十字街84号》,品味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与孩子们讨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获奖致辞,领会遣词造句间的深意。每每在第一堂课时,汤萌都会在黑板上写下Accuracy一词,向学生强调精准表达的重要性。“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保有对语言的敏感度,体会语言的微妙之处。也正是在精细的阅读和缜密的思考之中,他们的语言能力及思辨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教师如果不读书的话,不仅语言能力无法提升,心智与视野也会十分局限。”于汤萌而言,读书使她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也能够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这些年,她积攒了一些学生的来信,对她来说弥足珍贵。有学生说:“我在英文课堂上读到了曾经无法想象的遥远的文字,它延伸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有学生感慨道:“英语学习有枯燥的部分,但只要想到我们的学习是为了体会那些如此美丽、如此令人着迷的事物,就可以毫无顾虑地前行。”还有学生如今也已为人师,她说:“体会到一门语言的微妙之处与魅力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您为我种下了一颗种子,如今已化为催我奋进的一股力量。

(作者:王梦茜)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