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乡村教育要助益人的健康发展

时间:2021-06-11作者:马小妹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是乡村孩子最重要的权益,教育的真正价值是改变人,是助益每一个人的健康发展。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柳州市居住着壮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等48个民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柳州市原12个县区(新区)中曾经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自治区级贫困县。“十三五”期间,柳州市共投入各类资金7.67亿元,完成了融水县、三江县等6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增加了近15350个学位。柳州市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囊括了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在内的系统性贫困治理实践,乡村教育保障是做好柳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之一,优先发展乡村教育是柳州市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

 

乡村教育要助益人的健康发展

 

家校共育是乡村教育的重要保证

三江侗族自治县离柳州市区有200多公里,路上数不清路过多少座喀斯特地貌山峦,只记得车窗外的恍如“桂林山水”一般的景色让人留恋。辗转到达三江县古宜镇江川小学,拾级而上,白色教学楼上的红色标识:粤桂扶贫协作项目(吴川——三江)映入眼帘;放眼望去,规整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白色楼房在山峦的衬托下如画一般;驻足停留,身穿侗族服装、苗族服装、瑶族服装及校服的江川小学的学生们欢快地从我们身旁前往操场,伴随着课间操音乐的还有孩子们一声声礼貌又清脆的“老师好!”“老师好!”江川小学校长李晓雪迎面走来,她一边回复学生们的问候,一边自豪地说道:“这些孩子刚来的时候还很害羞,见人也不太主动打招呼。现在真是活泼又大方了!”

江川小学创办于2018年7月,是三江县南站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项目之一,也是广东吴川市对口三江县援建的脱贫攻坚重点项目之一。学校所在辖区服务易地贫困搬迁户4606户,人口20161人,生源都是从三江县各个偏远山村搬迁出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子女。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学校初建时,江川小学的校长、教师利用午休和周末时间入户家访,还没来得及让家长辅导学生作业、监督孩子生活,就得先教他们如何使用天然气、煤气、水电等,对于刚从山里面出来的他们而言,首先要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当老师焦急地跑到一位未请假却迟迟未到校的学生家里时,老人抱歉地说:“老师,我不会打电话。”了解情况后,老师手把手教老人如何使用手机。李晓雪清楚地记得第一个学期开学时,那些刚从山里面出来的学生还不太注重个人卫生,给孩子洗头、洗澡都需要老师去教。如今,江川小学学生面貌一新,学习成绩全面提高,体育、音乐特长生走向柳州市区、走进首都北京……看到变化的家长们,更加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家校共育,让孩子走出山区。

 

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助力学校教学

自2018年起,柳州市将“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作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三年来,柳州“五县一区”所有学校配置了同步互动教室设备,优质学校的教师在城镇主讲教室上课,乡下村小及教学点的师生可以在辅讲教室与主讲教室的师生同步互动,加强城乡学校、师生的交流互动,促进教育公平。“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子项目的实施,基本解决了柳州市村小、教学点英语、音乐、美术学科以前开不齐课、开不足课的问题。

三江小学一堂信息化同步互动音乐课堂中,飘扬着线上线下孩子们合唱侗族大歌《长大要当好歌手》的歌声……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为乡村孩子打开了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之前没有接触的事物与知识,眼睛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心中有了自己的梦想。

2020年,柳州市落实各级资金2.8亿元,持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实施169所农村中小学校的255个土建项目,为157所中小学校购置教学设施设备23.3万件。至此,柳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任务“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项目建设全面完成。

 

以多民族文化教育提升学生自信

融水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苗家小镇小学自2019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时,就为500多名贫困学生解决了上学问题。学校现有学生141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775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348人。操场上,跑步的学生在你追我赶,打手球的伙伴在一次次尝试如何成功入球,跳绳的学生在比谁跳得更久一些……目之所及,苗家小镇小学校长李玲锋不免感慨,一年多前,刚入校的孩子甚至没有碰过足球,很多东西只是听说过,但从未真实触碰过。李玲锋曾特意从足球俱乐部请来专业教师给孩子讲课,“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这是她对教育的理解,对孩子的期望。

2019年9月以来,苗家小镇小学结合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多的特点,开设了刺绣、蜡染等社团,让孩子通过这些社团活动挖掘潜能、发现特长。学校开展“苗族刺绣走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领略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民族舞蹈社团和芦笙踩堂社团的学生们也在《扁担欢歌》《童心向党》等舞蹈中树立自信、快乐进步。

多年来,柳州市本级财政每年均安排民族教育发展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市少数民族县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抢花炮、舞狮、高杆绣球、板鞋比赛、跳竹竿舞等民族体育文化项目更多地融入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和校园活动。

 

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的关键

距离三江县城20公里的林溪镇平岩村,位于国家4A级景区程阳风景区之中,是“程阳八寨”之一。踏过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的程阳风雨桥,便能到达平岩小学。中午,平岩小学的操场上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篮球场上小朋友争相投篮,乒乓球台小伙伴激烈角逐……平岩小学校长吴群兆笑言:“他们自己玩得开心呢!”

平岩小学服务范围是平岩村的平寨、岩寨、马安、平坦四个自然屯,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99人,全部为侗族学生。“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享受生活,做一个全面的人”是平岩小学15名教职工的共同心愿。“90后”教师吴谋成是贵州省天柱县人,2020年9月来到平岩小学后,他一直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什么选择在这里教书?除了他所言的喜欢,还有近年来柳州市对乡村教师的重视。

乡村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只有乡村教师强,乡村教育才能强。截至2020年,柳州市共有乡村教师1.35万人。柳州市通过“特岗计划”“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教师公招等,累计补充教师3134名,有效缓解了乡村学校教师不足的矛盾。数据显示,2020年柳州统筹各级资金10527万元,为1.35万名乡村教师发放了租房补贴、人才经费和生活补助,平均每名乡村教师增加待遇7656元。柳州市级财政经费投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金额为6638万元,县、区级投入1191万元,惠及全市1.34万乡村教师,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6000元,吸引来自贵州、云南、四川等省高校毕业生近100人到北部三县任教。

在乡村教育振兴这一历程中,柳州市始终将落脚点放到人身上,助益人的健康发展,关注乡村学生家庭教育、关注乡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关注乡村学生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马小妹)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