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家》杂志2021年5月刊第2期

时间:2021-07-15作者:编辑部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家》杂志2021年5月刊第2期

 

卷首语·JUANSHOUYU

01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应剑指何方 | 卿素兰

专题报道·ZHUANTIBAODAO

06 让读书成为照亮新时代教师的一束光 | 本刊编辑部

08 中小学教师读书现状调查 | 本刊编辑部

10 今天,教师读一本书有多难 | 本刊编辑部

12 影响教师阅读的“合谋者” | 李香玉

13 在阅读中成长,做新时代高素质的“新”教师 | 常生龙

16 追寻阅读真谛,回归教育本真 | 王梦茜 李香玉

20 以“读书共同体”撬动区域教师发展 | 李香玉

22 笃信阅读的力量,给乡村教育一个春天 | 王梦茜

24 汤萌:阅读所及,即语言与思维所抵 | 王梦茜

25 华应龙:阅读是一种救赎 | 黄硕

封面人物·FENGMIANRENWU

26 罗虹:用“善的教育”培养幸福完整儿童 | 邢晓风 万磊

寻找大国良师·XUNZHAODAGUOLIANGSHI

30 颜成钢:将科研资源用于人才培养 | 李香玉

校长论坛·XIAOZHANGLUNTAN

33 建设书香校园 从“造氛围” 到“提质效” | 王赛 王晓宇 颜源

心灵创可贴·XINLINGCHUANGKETIE

38 你当温柔,而有力量 | 袁丽 胡艺曦

治校·ZHIXIAO

40 把艺术“ 种”进每个孩子心田 | 王赛

43 文化治校:以“人和”为锚,用“担当”作帆 | 曹传和

44 精准施策,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 胡智全

46 以读启慧,以射立身,引领教育向纵深发展 | 刘波

48 构建“活动育人”实践体系,实现自我教育 | 丁永明

50 以“和雅文化”为基,

构建师生生命成长的“新”学校 | 吴亚娟 陶琪 李莹

54 坚定创校初心,拓宽可为半径 | 金艳

实践者说·SHIJIANZHESHUO

55 “互联网+”让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 张彩凤

56 融创课堂的价值取向与行动方略 | 王建强 朱祥勇

58 打造一支有胜任力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 尚飞

59 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途径探究 | 车爱平

60 从成长需求出发,探寻学业述评育人价值 | 袁成

61 如何让教育更加科学与精准 | 林伟明 卢明

62 从局部到整体:STEM+撬动学校课程变革 | 祝庆 王雪华

64 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素材收集是关键一步 | 高小青

65 教师要具备静待花开的心境 | 张涛 李静

66 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归原点 | 王梦茜 郑玉娟

68 电商助农惠农,服务乡村振兴 | 张继军 王守涛 邓来信

69 构建基于“铁军精神”的多维德育课程 | 史炯华

70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校长 | 林俊红

云卷云舒·YUNJUANYUNSHU

72 学习,是为适应而作出的改变 | 李国成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