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时间:2021-07-26作者:张丽鲜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为了保障郑东新区防汛抢险前沿指挥部和驻扎在学校的支援郑州抗洪抢险的江西救援人员、湖南救援人员、河南驻马店救援人员等近500人的饮食起居生活,从7月21日起,学校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人员配备上,号召“人人争当志愿者”;供餐上,提出“宁可饭等人,不可人等饭”;住宿上,保障“卫生、整洁、凉爽、便捷”,细化、优化后勤保障。

积极参与网络整修,确保网络顺畅

从接到通知起,学校迅速布置好报告厅和会议室,分别作为郑东新区防汛抢险前沿指挥部和江西总支指挥部。面对信号不稳定、网线中断等实际困难,为保障指挥部能够顺畅地与外界进行通讯,以顺利参与各级各类视频会议,学校校园网负责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整修,及时联系通讯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网线排查、临时架设网线等途径保障网络顺畅。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郑东新区防汛抢险指挥部成立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江西消防救援总队前方指挥部成立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指挥部投入工作

 

通力协作,保障饮食起居

从接到通知起,学校领导积极组织具备条件的教职工返校,参与到保障服务中。在教师志愿者的通力协作下,学校迅速整理出三层教学楼13个干净整洁的教室作为消防官兵的休息室,布置1个报告厅作为郑东新区防汛抢险前沿指挥部。随着驻马店消防救援人员的陆续入驻,学校克服困难,共提供17个教室保障救援人员休息,并增设1个江西总支指挥部。同时,为保障消防官兵执行任务期间及时吃上可口的饭菜,依据救援人员的饮食习惯,学校食堂及时调整饭菜种类和口味,并安排专人在食堂进行引导、分餐,及时对接供餐到前线等服务。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保障休息条件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配餐水果一角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供餐到前线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有序就餐

 

在进行服务的过程中,细心的教师志愿者们留意到消防官兵存在晾衣难的问题,便及时收集全校的晾衣杆,利用各种设施创造晾衣条件,尽最大可能为消防官兵的生活起居提供方便。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整理晾衣架,解决救援人员晾衣难问题

 

学生家长送爱心,为抗灾贡献力量

从得到救援队伍将驻扎在学校的消息起,家住学校附近的同学和家长自发为消防官兵们送来爬行垫、夏凉被、牛奶、暖水瓶等生活用品。七六班唐思雨家长提供500份午餐,七三班单子奇和家长捐赠夏凉被,七三班盛果及家长捐赠暖水瓶,七一班孙晟哲和家长捐赠500套洗漱用品,七三班宋奥申同学和家长捐赠了一些生活用品,七三班尚久强和家长捐赠18个暖水瓶,七二班朱家明家长捐赠20桶矿泉水,八一班学生宋怡果捐赠100双袜子和消毒药品……同学们表示,消防员们不顾路途遥远,不顾条件艰苦,前来支援我们,作为郑州市民,我们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帮助,希望自己也能为抗灾贡献一份力量。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为保障社会各界提供的救援物资能够得到妥善存放,学校教职工志愿者积极参与各项物资的搬运,保证物品存放的及时、安全。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运送物资

 

你们支援郑州,我们保障你们——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服务支援郑州抗洪抢险人员纪实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英勇无畏的消防救援人员。学校表示:“你们来支援郑州,我们来保障你们。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我们不怕困难,志愿奉献。你们让郑州人民放心,我们也请你们放心,一定给你们做好服务保障。”

(作者:张丽鲜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