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信中学校园,红砖绿瓦古韵十足,参天古榕新芽吐翠,文化长廊曲径通幽,静谧荷塘波光粼粼,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见证着执信中学的峥嵘岁月。绿荫掩映中,一座孙中山先生塑像巍然屹立,先生目光炯炯凝视前方。
穿越历史时空,听惊涛拍岸。100年前,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荡气回肠:“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及改造未来之社会……”1921年,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亲手创办了这所学校,致力培养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
100年,执信先贤漫漫求索,披荆斩棘。
执信中学历经筹费建校,移建新校,抗战中数迁其址,辗转办学,弦歌不辍;经历女子中学和男女同校的办学实践,几易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断。
100年,时代新人砥砺奋进,续写华章。
执信教育人以民主包容、革新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纪念执信先生,传承执信精神,培养更多像执信先生那样的“改造未来之社会”的卓越人才,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跨越百年沧桑,站在新起点的执信中学,从深厚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守正创新,锐意开拓,“为国育才”的初心依然炽热。
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和科研“双轮驱动”中锤炼教师内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眼界学识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高度。执信中学创办之初的25位校董,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还有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推动执信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参与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程。
启航新征程,强校必先强师。执信中学选拔教师严苛有度,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路径灵活多样、扎实有力。校长何勇认为,要吸引人才,“物质条件是基础,教育情怀是关键”。今年6月,包含清华北大博士等在内的29名优秀毕业生签约执信中学。为广纳贤才,求贤若渴的何勇,走进清华、北大,与优秀的毕业生面对面坦诚交流,让高素质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从住房条件、薪资待遇、技能培训、工作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持与保障。
一代代执信人从严务实,稳扎稳打,让生活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从重教学实践、轻课题研究到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双轮驱动”,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综合素养的培育,从线下传统课堂教学走向网络智慧教育,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执信人的辛勤汗水与教育智慧。
执信中学教务处主任许文学说:“在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备受关注,相关文件频出。这些政策文件既是学校的办学指南,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执信中学引领教师既高瞻远瞩地着眼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教育强国建设,学习教育政策,钻研课程标准,又脚踏实地地立足学校实际、开拓创新、因地制宜发展,夯实课堂教学,落细教学管理。
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执信中学为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每年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向学校科研处提交一篇科研论文,经过校内专家评审、校外专家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鼓励青年教师以研促教。
近几年,执信中学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备课、讲课、做实验、写粉笔字、即兴演讲……形式多样的比赛项目,给教师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激发了教师争先创优的教育热情。
即兴演讲环节,教师随机抽取题目,7分钟准备时间,3分钟即兴演说,题目范围广泛,紧贴时事。赛场上,教师唇枪舌剑,才思飞扬。教师们惊喜地发现,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不只是文科教师的专长,理科教师充满哲思、娓娓道来的生动表达也有不一样的精彩。执信中学科研处主任汪欣说:“多学科教师同台竞技,不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通过对教育热点、社会问题的探讨,开阔视野,促使教师们关注生活中的育人现象,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执信中学,有一支先后获得“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称号、“广州市中小学英语示范教研组”称号的教师队伍——执信中学英语学科组。这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是怎样建设的?英语学科组组长林佩华把其经验概括为“传承”“合作”“创新”,并将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
第一是“传承”。林佩华回忆,她在执信中学从教的31年里,前辈教师对新教师要求非常严格,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新教师,帮助新教师了解科组文化,走进课堂听新教师授课,从教学设计、板书、课堂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给予新教师帮助。
第二是“合作”。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英语学科组在团结合作过程中追求卓越。英语教师吕佳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英语课技能比赛,1人参赛,6名学科教师成立“智囊”小组,帮她提出改进意见,一起备赛磨课。在集体协作下,吕佳最终斩获桂冠。
第三是“创新”。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执信中学英语学科在国家教材之外,为学生引进牛津英语教材、新概念英语,引领教师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
创新人才培养
在天赋与努力“珠联璧合”中涵养国家英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决定性作用,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建设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是“十四五”规划的明确要求。
执信中学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元培计划”,设有“元培实验班”。这些班级的授课教师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班上的学生可以跟着大学的教授、博士生、硕士生一起做课题研究。学校围绕创新素养的培育,开发了“集群式”元培特色课程,构建了“三层六类二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变革学习方式,推进“学本评估”等举措,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
元培实验班的学生们先后开展了100多个课题研究,获得各类竞赛奖项超过600个,申请5个发明专利,3位学生还荣获素有“中学生诺奖”美誉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生物)”金奖,3名学生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决赛金牌,1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其中,执信中学高二学生林奕然高中期间共获7项数学竞赛一等奖,入选清华大学2021年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全国共68位同学入选该计划),无须参加高考,通过“3+2+3”培养模式从本科连续攻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今天骄人成绩的取得源于昨天辛勤汗水的浇灌。执信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发展却很迅速。执信中学负责学生竞赛工作的数学学科组长张蜀青说:“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学生的兴趣与禀赋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学校数学学科卓有成效的建设举措,包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开展年级、校级层面的高水平培训,邀请著名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做课题研究、进行专题性的突破,创新性跨年级开展小组学习等”。
元培实验班把学生分成研学小组,学习国家课程时,小组同学组成学习共同体,研讨学习问题,有助于深入学习;学习元培特色课程时,小组同学则是课题组成员,跟着大学教授开展课题研究,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达到深度学习、深层思考的目的。
“以前听课、做作业、测验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浅表性的,而深层次学习以纵向为主,学生拥有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何勇解释道。
十年来,执信中学的数学竞赛从零到一,再到持续发展、优质发展,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一批批高中拔尖创新人才从执信中学走进国家乃至世界一流大学深造,“元培计划”成果也获得了广州市、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何勇认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可能不一定是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创造好的环境,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让孩子能够自己“长出来”。
素质特长发展
在个性与兴趣“展翅翱翔”中成就更好自己
在执信中学,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的,教师既面向全体,又尊重个体。“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是何勇的教育信念。他强调:不能过早地给学生贴标签——这些优秀,那些不优秀;不能过早地给孩子定性,不能因为成绩低而给他扣上“后进生”的帽子,我们只能说某个学生在学业上有困难,需要帮助,并不能说这个学生不优秀。
教育本质是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更丰富的课程选择,执信中学每学期开设80多门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包括:五大学科竞赛课程;艺术类课程,如童声合唱、管弦乐、舞蹈训练等;体育类课程,如羽毛球、游泳队、足球等;荣誉课程——由社会各界人士、热心家长和校友提供,如仁义咏春拳、舞龙醒狮、生涯规划等;社团开设的选修课,如高中模拟联合国、学生公司、中学生领导力开发等。这些课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丰富和补充了国家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宽阔舞台,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
执信的社团活动很受学生欢迎。EDUS社团成员每年都参加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佛大学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在学校也多次举办泛珠三角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或其他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在主席团的指引下,遵循议事规则,通过台上演讲、桌上桌下谈判等方式,处理国际问题。模拟联合国活动,让学生们的视野由学校扩大到国家、世界,从“小我”走向“大我”,提升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执信学校的学生向芯创办“青草”公益组织致力于改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并利用微信公众号、众筹等募集慈善经费,发展为一个开展朋辈引导式体验性学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青草”夏令营每年定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义务辅导,该项目获评广州市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并于2011年荣获“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优秀项目二等奖。
成立于2011年的执信中学交响乐团,是首批广州市艺术教育重点基地学校的重点项目,编制齐全,综合素质过硬,曾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已成为省、市乃至全国艺术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发现学生的需求并促进其价值的实现,是执信中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执信中学2020届毕业生吴雨松从小酷爱钢琴,曾向何勇提出:校长,您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个有三角钢琴的独立琴房让我练琴?何勇当即答应。此后,每天早上六点多,何勇总能听到办公室楼下的琴房传来的悦耳琴声;夜幕降临,婉转悠扬的琴声再次响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雨松只要有空就会去练琴。毕业时,吴雨松同时被8所美国著名高校录取,这让何勇倍感欣慰。“每个人身上都有多种智能,只不过每个人的优势智能不一样。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特长也不一样,关键是能不能发现并挖掘他的特长,让他按照特长的方向去发展。如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那么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人才。”何勇强调,这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的教育本质。“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长,并善于去培养孩子的这些特长。如果硬逼着钱锺书去学数学,我们国家就少了一代文豪;如果硬逼着陈景润去搞艺术,我们国家也就少了一位世界级数学伟人。有些人,也许他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综合能力、组织和号召能力很强,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那么这种人就适合当领导者。有些孩子从小就有艺术的天赋,也许成绩并不拔尖,但只要老师善于引导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今后他一定能在艺术上有颇高的造诣。”
执信中学2020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王义寅说:“在执信度过的中学阶段,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执信中学丰富的课外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运会锻炼了我们的竞技精神,艺术节让我们充分展现了才艺,各式各样的社团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是执信的老师以及执信开放的教学方式引导我走向了正确的道路,执信永远是青年人学习成长的宝地。”
学生德育工作
在德行与学业“内外兼修”中实现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执信中学站在学生视角,构建立体化、形象化、多元化的体验式德育活动体系,从不同层面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验式德育活动,逐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四层金字塔”的育人形态——将德育融入校风、融入课程、融入社团、融入实践,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育心先知心。执信中学的心理教师走进课堂,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与学生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沟通。学校设有心理健康咨询室,借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心理设备,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面向学生、教师,还面向广大学生家长,渗透进家庭教育。
执信中学副校长林间开在执信中学执教22年,分管德育工作15年。林间开认为,中学生心理状况复杂多变,帮学生纾解心理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感悟尊重和被尊重、理解和被理解,心灵得到触动,情感得到共鸣,自觉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外显为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生小文(化名)进校时成绩优秀,但过了一段时间却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以致后来经常不上学。林间开找她谈心,帮她纾解负面情绪,小文渐渐开始信任林间开,并重回学校上课。细心的林间开发现女孩在后脖颈文了一只猫,她没有批评女孩违反《中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而是推心置腹地与女孩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小文分析文身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林间开得知小文父母离异,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妈妈给她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小文一个人居住,感到孤单,出租房里的猫是她仅有的精神寄托,不料这只猫后来死了,女孩伤心不已,为了纪念这只猫才文了文身。此后,林间开倍加关心小文,给予她生活、学习各方面力所能及的帮助,小文亲切地称林间开为“开姐”。毕业后小文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与“开姐”成了朋友。
林间开认为:“德育无痕,润物无声。德育的效果,不仅要看当前的学生,更要看毕业的校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广州市执信中学校友会联合中国邮政,将海外校友在多伦多和旧金山采购的防护服、护目镜、头套、鞋套等14000多件共计222箱疫情防控物资,送到广州市9家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手中。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加拿大校友会成功采购到75套防护服和69个护目镜,克服各种困难完成搬运工作,运抵广州,送往中山三院、南方医院和广州第八医院。自执信中学校友会发起“逆行于疫情前线的白衣天使们,全球执信人的心与你们同在”行动开始以来,旅居马来西亚、美国、欧洲、澳洲、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执信人纷纷响应,积极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战“疫”行动。
“还师生完整的教育生活,促进师生主动发展”是执信中学的育人理念,这种理念倡导“人应该是完整的,必须靠完整的教育生活来成就”。执信中学根据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在充分研究当代社会发展态势和学生多元发展的基础上,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为工作思路,开展了多样化的体验式德育活动。比如:文艺类活动有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歌唱比赛等;体育类活动有体育节、“校长杯”足球赛、“执信杯”篮球赛等;学术类活动有科技节、读书节、“争鸣杯”辩论赛、学生论坛等。
执信校友彭雅丽回首在执信度过的三年,她说,学校是“任性”的——大课间、体育课、不补课,“我曾抱怨为什么要在高三这么紧张的时候每天下六楼去跑跑跳跳。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却无比庆幸自己并未将人生宝贵的高中三年托付于一个‘只知补课,无论魏晋’的学校”。
在执信中学,学生们不做“书呆子”,而要做一个“健全的人”。“崇德瀹智”的校训浸润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执信中学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以包容大气的姿态,托起每一位为梦想全力以赴的青年人。
百年执信,桃李芬芳;莘莘学子,灼灼其华。执信中学从历史深处走来,紧扣时代脉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正勾勒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新画卷。
(作者: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