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贵州安龙县督学符佐林:让数字教材助力教育教学“提质”

时间:2021-10-08作者:吴明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组织66所学校2000多位骨干教师持续参加数字教材深化应用培训,332位教师报名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两所学校获评‘数字教材应用试点示范校’。”这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教育仅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交出的“成绩单”。

在日前举行的安龙县“中教云杯”中小学优秀课例线下复评活动开幕式上,安龙县教育局督学符佐林对参加优秀课例评选的教师进行了鼓励,也表达了深化数字教材应用的决心:参加优秀课例评选活动的教师,是全县数字教材应用的佼佼者。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在本校数字教材应用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以评促用。

从“十二五”开始,安龙县就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积极布局。据符佐林介绍:一是做好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全县所有学校均配置了班班通设备、按规定配备了电脑,实现了光纤到校。二是全面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教研。让教师们与时俱进,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此期间,安龙县完成了1235套“班班通”设备配置;实施了“互联网+教育”项目,建设“光纤到班”1011个,建设“直录播放教室”4间,开通教师学习空间近3000个,配置教师云终端2553台,配置监控设备235套。

 

贵州安龙县督学符佐林:让数字教材助力教育教学“提质”

 

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积累,让安龙县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了发展先机。而在硬件与网络条件充足的基础上,为课堂甄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个性化教学工具平台,则让安龙县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2月,贵州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黔西南州安龙县与毕节市金海湖区成为全省80多个县中仅有的两个数字教材试点区域。在贵州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下,安龙县引入了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当地教师得以使用版本齐全的数字教材、数字资源进行教育教学。

随着新学期“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实施,教育形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家长的培训负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但家长的焦虑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符佐林认为,“减负”必须“提质”,才能彻底消除家长的焦虑。

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引入,为安龙县中小学教育教学“提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拓展了教师备课的资源,解决了教师知识面不够广的问题和新技术掌握和应用不够等方面的局限;二是增强了教师备课的时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到处查询、处理教学资源的时间;三是数字教材中丰富的音视频资源,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很多抽象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符佐林表示,达到“提质”的效果,除了课堂教学,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课前以及课后的服务中去。未来,安龙县将把数字教材纳入全县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广使用,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新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

(作者:吴明)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