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课堂+“殿堂”:给孩子们最鲜活的博物馆教育

时间:2021-10-29作者:周彩丽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国博的镇馆之宝——司母戊鼎,被“搬”到了课堂上。

孩子们对它进行360度的观察,听它作“自我介绍”,听专家讲解它背后的故事,在老师的带领下探讨青铜器与“模范”的关系……

这是北京新维尚智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维尚智”)开发的“博悟博学”数字课程系统中的一课。自2020年与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合作,将博物馆课程送进校园,至今已有近200所学校引入了这套数字课程系统,或纳入课后服务,或列为特色课程,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情怀遇上“风口”

在成立新维尚智前,其董事长惠鹏宇已在文博圈沉淀多年,立足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体感交互等前沿技术,将文博资源数字化。

博物馆里收藏的,是人类文明的浓缩。在各个博物馆扫描过十余万件文物的惠鹏宇深知,每一个物件,都能成为滋养孩子成长的养分。但在现实中,孩子们和博物馆之间的链接太少了。截至2020年,我国已备案博物馆5500余家,但馆校比仅为1:93。要让博物馆教育普及,数字化几乎是必选之路。这是惠鹏宇和几位合伙人借助数字技术做博物馆教育的初衷。

2018年,新维尚智成立,致力“博悟启智,文化润心”,愿景是“让两亿多中国学生都拥有一座校园数字博物馆”。公司团队将博物馆文物以3D形式呈现,邀请专家录制视频讲解文物背后的知识、故事、历史、文化,制作成数字课程系统。

起先,这套课程在北京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应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成为课程在校园内应用的起点。史家小学的博物馆教育已开展了十年,2020年春季学期,受疫情影响,博物馆研学课程中断。在此背景下,新维尚智与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合作,研发博物馆线上数字课程。这门课程的播放率是学校同期提供的其他线上素养课程的2—3倍。课程也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信息平台、五省数字电视平台、北京市教委信息资源平台等上线,累计播放逾两百万次。

数据反馈让新维尚智开始着力于进行适应校园常态化应用、数字交互体验式的博物馆教育课程系统研发。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事业发展助添了不少动力。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系列活动课程;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今年“双减”政策出台后,“5+2”课后服务在中小学校全覆盖。在这些政策背景下,博物馆数字课程进入课后服务成为一个极优解。

新维尚智迎来“风口”,也迎来了重要合作伙伴——智能交互显示行业的知名品牌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鸿合科技耕耘教育信息化二十余载,向学校提供智能交互产品及解决方案。董事长邢修青发现,当下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已较完善,但是缺少能将设备很好应用起来的教育教学内容。“学校的智能设备应该成为孩子们看世界的窗口”,决意向教育信息化服务商转型的鸿合科技携手新维尚智,推出数字博物馆,在技术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并对老师的教学行为和课件制作、演示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分析,致力打造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而今,新维尚智已研发出“博悟博学”数字课程系统、博悟宝典数字博物馆智能终端系统、博悟博览探究课堂资源系统、博悟博览数字文物展陈资源系统等产品,并与鸿合科技一起进行应用推广,为中小学校开展博物馆教育课后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校本课程、研学实践活动、数字博物馆功能教室建设,提供课程、资源、活动、空间等专业化服务。

课堂牵手“殿堂”

面向孩子的博物馆课程,教什么?这个问题,新维尚智邀请了文博系统专家、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家长四方来回答。公司副总裁于涛介绍,通过调研、开座谈会,最终确定以珍贵国宝文物为核心,以凝结在文物中的知识、技艺、文化、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为内容,以“启智、博学、悟思、立德、践行”为教学方法,以“一课一物一思想”为教学主线,教授学生“博物”—“格物”—“造物”的思维及能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面向未来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

博物馆文物不计其数,选哪些进入课堂?中国第一代讲解员、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齐吉祥先生带领中国文物学会专家,从三个维度进行筛选:有时代代表性;有知识性、故事性、启发性;被学生喜爱。再考虑课程安排,最终选定了64件文物。

文物如何与教学结合?新维尚智在教研上下功夫。由公司的文化遗产知识研究院人员和专家对文物作专业解读;由技术团队增强课程的体验感、互动感;由教研团队和邀请的教育专家、各学科特级教师,一起研究教学目标、课程设计。

最终,便有了这套沉浸式情景教学、探究式实践互动、体系化目标建构的“博悟博学”数字课程系统。课程设置初级(一二年级)、中级(三四年级)、高级(五六年级)三个层次,形成具有针对性、系统性、螺旋上升的教学设计。文物以鉴赏级精度的数字化形式进行展现。课程以“三说”来呈现:“文物说”让课堂生动有趣,“专家说”让课堂严谨有深度,“学生说”引发学生探究兴趣。设置了课前、课中、课后研学单,明确学习、探究任务……从内容到方法,都让学生乐学其中。

博物馆课程进校园,要考虑老师的可操作性。“我们的课程不能增加老师的压力和负担,要让老师易上手,同时要让老师有成就感。”于涛说。为了方便老师使用,新维尚智同步为老师提供教案、教学课件、教学示范课、教学指导手册,并进行操作培训。课堂上,老师仅需做好“3D展示”“文物说”“专家说”“学生说”等环节的串联;教学中可参考教案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关键点。老师每堂课仅需备课20分钟左右。

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曾在全国两会上提及学校开展博物馆教育面临的瓶颈:学校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来选择适合校园教育的博物馆资源,同时设计开发适应学生素质教育需求的课程。“博悟博学”数字课程系统解决了这两大难题。

齐吉祥看到这套课程系统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多年来致力于对儿童进行文物知识教育,在他看来,博物馆自身开展的教育不能很好地与学校教育契合。而这套课程成体系,与教师教学密切配合;分年级开展,有针对性;高科技手段,让文物“活”了起来。他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博物馆进校园。”

博物走向“博悟”

惠鹏宇说,做博物馆教育,孩子们反倒教育了他。

史家小学的一堂“博悟博学”课上,讲到国家一级文物——西汉彩绘青铜雁鱼灯。灯的造型,是一只“大雁”嘴里叼着一条肥美的大鱼。有孩子说没有见过大雁,于是上网查。这一查,问题来了——雁鱼灯的“大雁”形状和查出来的大雁不一致,对比之下发现那不是大雁,而是绿头鸭!难道是国博的专家弄错了?于是继续查找资料、求证。最后才知道,“雁鱼灯”的名字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取“鸿雁衔鱼”之意,而生物分类是近现代才有的。这个知识,惠鹏宇都不曾知晓。“究竟是雁鱼灯还是鸭鱼灯,其实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的发问与探究。”

除了无意间的追问,给学生的研学单中,设置了大量引导思考、探究的问题。“博悟博学”中的“博”指视野广阔,“悟”意指“悟思”。通过课程,孩子们从博物走向“博悟”。

如今,通过鸿合科技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博悟博学”数字课程系统已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贵州、四川、宁夏、陕西、山西、辽宁等地陆续铺开。鸿合科技副总裁李镭表示,新维尚智优质的数字方案内容,获得了用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通过实践,用户也体会到课程除了滋养孩子成长,也能赋能教师提升。

有位40来岁的老师发来了很长一段话,表示通过这门课她和学生一起成长了。常规教学近20年,她为课堂的创新和自己的提升感到开心。这门课程,也渗入了其他学科。昆明一位语文老师给新维尚智打来电话,问能不能用课程内容讲公开课;科学课上,老师结合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讲解城市排水系统;音乐课上,有老师从编钟讲到礼乐……为老师提供“他山之石”,是这门课程的一个“彩蛋”。于涛说:“在课程中我们提供了很多拓展性的资料,希望感兴趣的老师看一看、学一学,然后找到与自己学科的契合点。”

新维尚智接下来的计划是长期赋能学校和教师,架起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活动辅助资源;邀请博物馆专家为老师们讲通识性课程;组织分享交流会,请博物馆教育做得好的学校教师,为偏远地区的老师做分享;也希望有机会携手文化遗产专家和老师们,走到广袤大地上、走进博物馆中,共同感知中华文明,交流培根铸魂之道。“哪怕影响一位老师,也是撒下一粒火种。”这是于涛的小小心愿。

(作者:周彩丽)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