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沈阳市沈北新区:以“双减”工作为引领,打造“幸福教育”

时间:2021-11-01作者:林樯 刘燕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沈阳市沈北新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对“双减”工作的要求,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疏堵结合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舒适、兴趣、充实、安全为要点,通过培育幸福学生、打造幸福教师、创建幸福课堂、建设幸福学校,办让学生有学习成就感、让教师有职业荣誉感、让群众有教育认同感、让家长有教育获得感的幸福教育。

提高政治站位,完善体制机制

沈北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将推进“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区委书记闻然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听取专题汇报,就推进“双减”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吴军区长专题调度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厘清部门权责,压实责任链条。

沈北新区建立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教育、市场、文旅、民政、公安等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研判形势,共同制定方案,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形成了监管合力。

区教育局召开专题座谈会、工作推进会、认真制订方案,建立党组成员包保责任区,组建区、街道两级治理专班,建立双减工作台账,公布举报电话,做到监管全覆盖、无盲点,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沈阳市沈北新区:以“双减”工作为引领,打造“幸福教育”

 

加强“五项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沈北新区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区教育局提出作业“123”管理模式,即教师签订一份作业管理责任状,学校制定作业年级统一布置和作业校长签字公示两个制度,开展作业设计评比、作业科学性校本研究、作业批改展示三项主题活动。出台了《沈北新区义务教育作业管理方案》,指导各校建立作业管理监督制度、作业批改与反馈制度。定期督导检查作业布置是否有针对性、实践性。探索“基础作业+弹性(特色)作业”的模式,坚决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沈阳市沈北新区:以“双减”工作为引领,打造“幸福教育”

沈阳市沈北新区:以“双减”工作为引领,打造“幸福教育”

 

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全区全面落实“5+2”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生总数30830人,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数30485人,实现“有需求有服务”的普惠服务全覆盖。参加个性化服务的学生数25742人,占比是83.5%;各校开设个性化课程累计454门,其中体、音、美和劳等课程265个,占比58%。课后服务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组织校内优秀教师打破班级、年级、学段开展答疑、辅导。根据家长需求,以“一校一策”形式开展“普惠+个性化”课后服务,着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同时做到作业在校内完成,满足家长同步接送的实际需求,提升学校教育幸福感、美誉度。

创新暑假托管,服务家长需求

为解决许多双职工家庭未成年学生的照护需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暑假小学生托管工作”,优化课程设置,选配骨干教师将,将“五育并举”贯穿托管全程。精选7所学校开展暑假托管试点,覆盖5个城市街道。开设作业辅导、阅读训练、兴趣培养、体质训练等托管模块,为参与托管学生量身打造精细、精准、精致的照护服务。 一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对上一学期的知识要点进行巩固性练习,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二是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开展适合的课程内容,将课后服务中个性化服务内容延伸到暑假中,开展阅读与赏析、书法、速算、拇指算、读书汇和影视欣赏等跨学科类课程。三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作业托管服务+体艺课程、作业托管服务+科学实践拓展课程、作业托管服务+兴趣培养3个主题类别的29门课程,初步形成托管特色课程体系,全力打造小学生的快乐暑假生活。

 

沈阳市沈北新区:以“双减”工作为引领,打造“幸福教育”

 

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为双减“增效”,挖掘课堂的深度,打开教学“挡板”,成了2021年沈北新区教研的关键词。跨区域名校教学论坛、两聚一落学科优质课展示、兼职教研员的遴选等重要举措都在加强课堂研究的团队力量,推进学校“备、教、学、评”一体化建设。教研中心突出课堂改革的实效性,关注教学设计、教学的具体实施、学生的参与度这3种维度变量,提升课堂的有效性。2020-2021年沈北新区13所学校被评为沈阳市课程改革先进(达标)校,8所学校被评为“沈阳市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标准示范学校”,10所学校被评为“沈阳市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标准达标校”。从课堂形态变化到常规教学管理精细化,凸显智育内涵的提升。

治理培训机构,减轻培训负担

沈北新区坚持无死角监管,对幼小衔接、启蒙教育、自习室、托管班、教育咨询等各类教培机构全盘梳理,全纳全管。成立工作专班,组成区直部门专班20人、街道专班553人,教育研究中心督导专班10人,学前专班26人,统筹协调,指导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

一是坚持依法治理。印发《沈北新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专项行动方案》,构建“1+1+N”政策制度体系(1个“双减”方案+1个机构治理方案+N个配套方案),指导全区扎实开展“双减”工作,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常态化监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行“黑白名单”,在政府网站和全国校外管理服务平台公布白名单264家,黑名单3家。

二是压减学科数量。指导学科类培训机构通过申请注销办学许可、变更经营范围等方式,剥离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平稳向艺术体育和素质教育等方向转型发展。通过严抓严管、宣传引导等工作举措,逐步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截至目前,已转型31家、注销2家,暂停营业30家。

三是规范办学行为。由区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学校抽调教育专家、教研员和教学名师等11人组建学科类培训辨别鉴定工作组,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科学辨别。根据国家课标制定审核、监管办法,定期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教学情况、师资配备、培训内容、教学进度等情况监督检查,对21家存在超范围开设学科、无教师资格证授课等问题机构下达整改通知,加强培训机构收退费和广告监管,6家机构的违规广告被纠正,违规牌匾被拆除,因疫情防控准备不到位责令整顿机构5家。

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建立教育、市场、公安、卫健、消防等部门以及街道社区、功能区联动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坚持条抓块管、全纳全管,对居民小区、酒店商住、工业厂房全面排查,对各类机构全盘梳理摸排,建立监管台账和信息互通机制,对无证机构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坚决做到零容忍。截至目前,排查证照齐全校外培训机构264家(其中学科类培训机构124家)、托管机构119家、教育咨询公司178家。自“双减”行动以来,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5次,查处以托管班、教育咨询公司等形式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机构17家,取缔黑机构8家,列入黑名单3家,约谈疑似违规机构16家,将4家有证机构列为年检不合格,公安消防部门发现并整改各类消防问题271处。

五是创新治理方式。制定《社区网格员工作导则》等4个工作导则,指导培训机构治理,压实监管措施。谨防学科培训转型变异,杜绝学科类培训由明里到暗里、锁前门开后门的情况发生。各督导组采取昼夜联查的方式,全时段强化监管。探索预收费资金监管。调研区内大型国有银行和校外培训机构,探索通过银行托管方式进行资金监管,采取建立预付款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进行预收费风险管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沈阳市沈北新区:以“双减”工作为引领,打造“幸福教育”

 

夯实保障工程,形成“双减”合力

“双减”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必须坚持协同各方,统筹推进,切实形成推动任务落实的强大合力。

一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双减”治本之策,出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整改方案,编制整改清单,新建、改建中小学12所,建立基础教育结对共建机制,推进将基础教育全域优质化,深化集团化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落实“公民同招”政策,确保各类学校公平竞争、良性发展。

二是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新建、装修幼儿园13所,新增公办学位2000个,实施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改革,打造省市示范幼儿园,打造名师专家工作团队,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50%,普惠率达到90%,争创国家学前教育双普创优区。

三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家委会、家长学校为载体,打造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加大教育评价改革宣传解读力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育儿观、人才观,凝聚教育共识,缓解教育焦虑。

四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制定教师招聘补充方案,实施教师培训五年计划,制定区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完善优秀教师奖励机制,强化教师教研科研考核评价,依法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结合巡察整改,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健全师德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五是完善健全“双减”工作督导考核机制。把“双减”工作纳入对部门、学校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体系,纳入责任督学常态化督导内容,定期通报“双减”工作情况,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确保见到实效。

(作者:林樯 刘燕)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