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寻找课后服务优质课程,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时间:2021-12-07作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各中小学校、教育部门:

“双减”,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为学生减负增效、促建健康教育生态、培育多元未来人才的重要举措。“双减”背景下,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不仅是一件“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帮助家长解决“三点半”接送难题,更是做好教育服务,满足多元教育需求,减轻学生、家长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助力“双减”落地的重要途径。

新发展背景下,教育部对课后服务提出新要求: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为落实教育部要求,满足中小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各学校开展了积极探索。部分学校利用校内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开设优质课程;部分学校囿于师资等限制,引入校外教育机构优质资源;部分教育机构打造素质课程,服务校内“课后服务”。

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水平,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教育家》联合华文众合、东方创科、斯玛特教育集团,发起“寻找课后服务优质课程”活动,面向中小学校征集课后服务优质课程,进行课程遴选、推荐,并推广课程经验,以期在“双减”背景下为各学校开展高质量课后服务提供参考、借鉴。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

协办单位:华文众合 东方创科 斯玛特教育集团

二、征集对象:

开展课后服务的中小学校,包括:

学校自主研发、开设的课后服务课程;

学校引进的教育机构的课后服务课程。

三、课程类型:

1.艺术类(美术、歌唱、器乐、舞蹈、摄影、手工等)

2.体育类(各类体育项目、棋艺等)

3.科技创新类(机器人、STEAM教育、创客、编程教育、科普、信息技术等)

4.传统文化类(书法、非遗项目、戏曲戏剧、博物馆课程类等)

5.阅读类

6.其他(劳动实践等)

四、征集要求:

参与此次征集活动的中小学校,需提供本校具有特色、创意或有较高影响力、口碑好的优质课程。需提供课程视频、教学设计、课件、学习任务单及其他课程辅助资料。

课程需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在政治导向上不能有偏差。

2.确保科学严谨。保证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科学准确。

3.形式寓教于乐。课程以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综合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探索为主要形式。避免单纯采用老师讲解、学生静听,反复读写练习等方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方便教师使用。课程需契合课后服务的课时等相关要求,需提供教学设计、课件供教师参考,需简单易学,方便教师应用,减轻教师上课负担。

5.注重制作规范。教学目标明确、过程完整,摄制技术规范,语言、文字、符号、单位等使用要符合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有任何广告性内容。

五、活动流程:

1.启动仪式(2021年12月2日)

2.课程申报(2021年12月-2022年2月)

a.学校自主申报(在电脑上打开申报页面https://gm-mgr.olomobi.com/,填写申报信息,并上传课程视频及相关资料)。

b.教育部门推荐

各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各地教育学会、教育研究院等教育部门进行推荐(在电脑上打开申报页面https://gm-mgr.olomobi.com/,填写申报信息,并上传课程视频及相关资料)。

3.专家审核(2022年3月)

《教育家》邀请专家,对课程专业性、科学性及导向等进行审核。

4.平台展示(2022年3月—5月)

在“光明教育家”App上开设活动专区,将课程视频在专区进行展示。

5.应用体验(2022年3月—5月)

《教育家》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开放课程体验活动,各学校可自主申请一门或多门参与展示的课程进行体验。

6.课程研讨(2022年5月)

召开“课后服务优质课程”研讨会,邀请专家、学校、企业进行研讨。

7.课程评选(2022年5月)

由专家评委会对课程进行评选,为优质课程颁发“百家金课”荣誉证书。

8.报道推介(2022年5月—8月)

优质课程内容及课程经验在《教育家》融媒体平台(光明网教育家频道、“光明教育家”APP、“光明社教育家”微信公众平台、“教育家杂志”学习强国号、人民日报客户端教育家人民号等)进行展示、报道、推介,精选部分在《教育家》杂志进行推介。

六、联系方式

邢方红:15810518595

刘秀萍:18510165782

《教育家》杂志社

2021年12月7日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