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2021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在京举行

时间:2021-12-13作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12月10日,“2021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以“教育回根 生态重塑”为主题,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唐虔,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杨东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梅玲,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科普达人李永乐等数十位权威教育专家、知名学校校长,聚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艺术教育、相关政策等热点话题,为打造健康高效的教育模式、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言献策。搜狐公司运营及人力资源副总裁张雪梅,搜狐网副总编辑、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晏成出席本次活动。

“教培教育生态的重塑,要在观念上打破人们‘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晏成表示,始终关注行业新闻动态、鼓励教育创新的搜狐教育,推出了十余个精品教育原创IP,传播科学教育理念,褒扬教育坚守,针砭教育乱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和引导孩子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在晏成看来,孩子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基石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以及思考、想象、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育必须坚持育人第一。

名家解题“教育回根”

顾明远在演讲《新形势下教育本质与价值观的再思考》中表示,“减负”不是仅仅减少一点作业,而是要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开放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减负”最主要是减在课堂上,所以老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及其中的重点难点。

唐虔在《面向2050的全球教育治理:理念与行动》演讲中,解析了全球教育发展与改革大背景下中国教育的变革与生态重塑。“中国教育需要一次生态重塑,重塑教育初心,重塑价值,重塑生态。”唐虔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即地球家园之间的和谐共存,其理念与今天所谈的教育重塑、教育回根是一种遥相呼应。

刘林发表主题演讲《中国民办教育发展迎来拐点与转型》,她表示2021年是民办教育发展史上的拐点,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是由过去的直线向上,转而开始走向抛物线的另一端;另一方面,教育行业本身的周期规律,特别是民办教育发展的规律,还受到人口增长周期规律的影响。”刘林认为,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1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由“拐点”带来的“转型”。转型是中国多数民办学校2021年思考的主题,这是民办教育人必须面对的重大选择,也应深入探索其未来方向。

张梅玲在主题演讲《对青少年心理素养的思考》中表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达7.4%。当下,生命教育普遍不受学校重视,但这恰恰是教育者应该关切和引导的,应该告诉孩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也要从父母入手,爸爸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总是挑孩子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张梅玲建议,父母不要以爱的名义来伤害孩子,要接纳孩子的全部,要给孩子以时间与空间。当下的“双减”政策落实,是爸爸妈妈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良好机会。

李永乐以《如何能让物理课生动而有趣,让学生感受物理之美》为题做演讲,他表示,教师不应被该比喻为“园丁”,因为园丁是把花草修剪成其主观喜欢的样子。教师应该是导游,把学生带到科学的花园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之美。“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只达到了教师发展的第一阶段——生存。等到教学工作熟练之后,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向学生传达科学观、展现科学之美。”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明远教育书院副院长滕珺在演讲《2021年国际学校“浮华褪去”,回归初心》中表示,2021年,各国际学校“褪去浮华”,回归教育本质,越来越注重内涵建设。“未来可能没有公办学校和国际学校之分,只分创新学校和不创新的学校、品质好的学校和品质相对欠缺的学校。”滕珺认为,国际学校只有褪净表面浮华、回归办学初心,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名校长共议未来学校的成长与重塑

活动期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王海霞、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校长朱郁参与了 “未来学校的生长与重塑”圆桌论坛。本场活动由搜狐教育、搜狐母婴主编郭晓燕主持。

“学生评价体系的方式应呈现多元化,评价信息或者数据的来源也应多元,这样才能符合个性化教育需求。”刘可钦认为,学校更多的挑战来自于现代学校的治理结构调整,而这种挑战也将是一个契机。王海霞提出,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时需要组合拳——一是要“减”,减掉该减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心理负担、身体负担等;二是要补,补齐因短期利益而忽略的学科建设。丁凤良认为,学生评价改革应聚焦三个问题,即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评价须剑指于此。朱郁则表示,“双减”政策从表面上看是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但本质目的在于教育的提质增效。

专家学者探讨教育变革

当“内卷”成为教育热词,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鸡娃”时,教育最初的目的与意义就会被忽视与遗忘。在活动中的“双减之下教育变革”圆桌论坛上,杨东平、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清华大学教授史静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爱哲安民未来学校创办人马志娟就双减新政、民办教育、普职分流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本场圆桌论坛由特邀嘉宾主持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郑德林主持。

杨东平认为,教育生态的改善或者回归可能会有很多角度与内涵,但本质为“三低的教育生态”——即以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改变高度竞争的状态。

刘林表示,“双减”要注重教育政策的整体性设计,而不是单独从“减”的角度设计,要以发展性目标来规划。

史静寰强调,人的成长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也不应人为分割为碎片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密切合作,甚至有延伸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为一个人的完整成长创造更好的生态。”

储朝晖认为,开展家庭教育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让家长看得更远,而不仅仅拘泥于当下;二是让家长看到整体,而不是只局限与局部。

马志娟则希望未来中国能有更多教育家办的学校,均衡、多元如果能更快出现,教育生态就会愈发趋于良性的动态平衡。

活动期间,搜狐公司为“明远教育基金”颁发了“2021年度公益组织”荣誉。“明远教育基金”是由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倡导和发起的公益基金,致力于推进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专业发展。基金会通过资助、奖励及提供教育服务来推进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于2013年设置“明远教育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活动中,搜狐为现场嘉宾颁发了教育研究员聘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王海霞、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校长朱郁、爱哲教育创办人马志娟受聘为搜狐教育研究院专家委员。据了解,搜狐教育研究院于2019年成立,依托搜狐教育平台优势,为不同受众提供专业权威的教育服务,致力于打造教育内容媒体专家库,为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正如现场嘉宾所言,教育回归的是基本规律、是育人初心;重塑的是一种低竞争、低管控、低评价的教育生态;从升学至上、应试教育转向以人为本;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转向生活教育。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