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重庆发布家校共育工作标准

时间:2021-12-20作者:梅永鲜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5〕10号)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重庆市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家校共育工作体系,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家校育人合力,12月16日,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在重庆市璧山中学召开了2021年家校共育年度工作会,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璧山区人大副主任吴建卿、璧山区政府副区长王复莲出席会议,各区县教委教研机构代表、新时期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实验校和课题学校代表、学生家长等参加会议,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书记、院长刘云生主持会议。

会上,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重庆市家庭教育监测中心副主任胡方宣读了《重庆市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标准》。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家校共育工作标准,围绕“学生为本、协同育人、科学规范、系统推进”四个理念,包括共育保障、共育实践、共育资源、共育成效等共30条具体内容。据悉,2015年5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妇女联合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的意见》,在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成立市家庭教育监测中心。5年来,该中心累计对全市一千五百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基于家庭教育监测,采集家长、教师及学生数据55余万条,在此基础上,于2020年底,发布了《重庆市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标准》(试行),并组织开展了基于标准的2021年重庆市家校共育工作试点监测,在此基础上,正式发布了家校共育工作标准。

 

重庆发布家校共育工作标准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发布并解读《家校共育工作标准》

 

活动现场,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刘云生发布了《重庆市教育评估院2021年家校共育工作标准的监测报告》。报告显示,目前重庆市普遍成立了校级、班级家委会,近九成学校成立了校级家委会,近八成学校成立了班级家委会。监测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对标对表规范开展共育活动,推动家校共育课程体系化研发与实施,促进形成共育合力。

 

重庆发布家校共育工作标准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书记、院长刘云生发布《重庆市教育评估院2021年家校共育工作标准的监测报告》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从家校共育推进机制更加完善、家校共育工作举措更加多元、家校共育工作成效更加显著三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全市家校共育工作成效;聚焦“凝聚家校合力·推动‘双减’落地”主题,提出了四点工作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统筹,加强组织领导,统筹队伍建设,注重舆论引导;二是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工作机制,加强家校工作,丰富共育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强指导,更新育儿观念,丰富家庭生活,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四是进一步深化研究,开展“加强家校共育,助推‘双减’落实”专题研究,加强“家校共育工作标准”研究,常态开展基于工作标准的监测,强化监测结果运用。同时,要求大家站在构建大教育格局、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高度,共同开创好家校共育新局面,谱写好“双减”育人新篇章。

 

重庆发布家校共育工作标准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讲话

 

(作者: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梅永鲜)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