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时间:2021-12-20作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12月10日,“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暨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育集团第七届教学节活动”在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举办。此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市教科院、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主办,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承办,活动采用线下、线上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本次活动以“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为主题,来自京、沪、渝、蓉四地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名校长共话“双减”背景下的学校课程改革。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组负责人方华,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涛,成都市教育局科技与信息化处处长林一凡,成都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调研员魏静,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文丽,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冉洁莹,青羊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张勇,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马宏,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等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邵开泽担任主持,成都市教育学会小学德育专委会主任杨霖、成都市教科院幼小教育研究所所长张碧荣、青羊区教科院副院长王琪在本次教学现场课展示及研讨环节中做专家点评。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重成都市67所推广示范校代表、青羊区各小学教学分管校长、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全体小学教研员、未来教育家联盟校代表、重庆巴蜀小学参与推广的校级干部、老师以及全国多地的教育界同仁。成都市各区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牵头科室负责人及教科院负责人等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到活动中。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东城根街小学繁星艺术团的节目《Wisper》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青羊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冉洁莹在致辞中表示,成都市是“全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青羊区是市级示范区,成都市东城街小学作为青羊区的教育典范,获得了深度参与成果推广应用的宝贵机会,希望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能得到很好地推广。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文丽在致辞中提到,本次活动是以推广“学科+”成果为主题,希望此次学习能带领大家共同探索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应用价值,以点带面推广“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而带动其他区域的学习。“同时希望能借此次活动,为学生在‘双减’背景下探索出新的能量舱、任意门,以推广、应用为契机,让想想象中的教育成为看得到的风景。”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成都市教育局科技与信息化处处长林一凡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并希望线上线下的教师共同学习巴蜀小学与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师们的教学风采,形成自身教育教学中的新抓手,提升教育质量。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活动中,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张勇就青羊区教学成果进行介绍。他以《深掘科研动能,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从树立正确观念、引领教育科研发展,完善机制制度,促进教育科研持续发展两个层面详细介绍了青羊区的教育科研阶段、模式、成果。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作题为《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陈主任从目前课程建设问题谈起,结合多样案例,从育人目标、构建策略、设计思路、实施路径、评价与管理等维度分享了对学校课程构建的建议。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组负责人方华作报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助推“双减”落地》,他在厘析“双减”政策小入口下隐藏的价值理论后,又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设立的目的、作用及具体推广措施进行了具体介绍与阐释。

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涛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报告中以鲜活的案例分析了“双减”政策工作目标,强调了校内学习、课后服务、家庭学习三个阶段缺一不可。“希望在教育中教师们能以“三段九环”自导式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走向主动学习的未来教学发展之路。”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马宏在活动中对巴蜀小学主持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学科+”进行了推广。马宏介绍了成果的核心观点,以“贵在行动,盛在坚守”为中心词,分享了巴蜀小学如何以“追问”开启成果培育。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做专题报告《重构学校课程,提升综合育人质量》,分享了学校基于现状链接文化并升级后的“真教育”;解读了以“真知”“真美”“真行”三线并行,提升育人质量的课程建构体系;介绍了以思维课堂,促进生命成长的课堂重构方式;阐述了以链接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改革,撬动提质增效的改革途径。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活动的第四单元分三场同时进行,通过现场教学及研讨活动的形式阐述了东城根街小学基于学科+的“根•真”课程之“真•知”“真•美”“真•行”这三大课程建构的思考及诠释。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学分管刘宇以《面向未来的真知课程》为题,介绍了学校的“真.知”课程,据介绍,东城根街小学的“真.知”课程主阵地在于课堂,学校教师期望通过思维课堂来达成“真.知”课程的育人目标,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活动中,刘宇还介绍了东小思维课堂“四jian六阶”的样态。

东城根街小学校长助理张英对其执教的“组合图形”一课进行了介绍,她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出发点,以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为目的,从聚合到发散,从知识到方法,在结构化的课堂中达成学与教的平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在对知识的多维联结中让学生学会深度理解。

重庆市巴蜀小学数学组核心成员李晓薇在现场讲解其执教的六年级数学课《读懂百分数》,从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三个学科素养的角度引导孩子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百分数,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活动深挖百分数的的意义与价值,在问题解决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鲁能巴蜀小学执行校长罗小玲从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层面分享了这节课的设计理念。

成都市教科院幼小教育研究所所长张碧荣点评提出,两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是从学科教育、家国情怀的角度培育新时代少年。东城根街小学从思维课堂的样态、以结构化学习的理念,巴蜀小学从跨学科融合的设计、从数学“三会”的视角出发,两者都达成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在成渝经济圈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希望能多一些学术活动的交流,以实现教育科研成果的再应用和再创造。”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副校长赵抒以《追求善美,立德树人》为题,就学校“真·美”课程做分享,介绍了“真•美”课程的开发、统筹和评价。据了解,“真•美”课程已经渗透到东城根街小学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在常规课程、场馆课程、真好微社会等实践场景中,学会如何做有生活智慧和艺术的小学生。

重庆市巴蜀小学学术委员郭静向现场嘉宾介绍了执教四年级综合实践课《班级服务我能行——创编课间集体游戏》,其精心设计的课间游戏让人眼前一亮,但更深入孩子内心的是游戏设计过程中思维的碰撞。

重庆市巴蜀小学执行校长令狐林在评课时表示,郭静的课堂是跨学科协同育人的生活课堂,是通过工具支持资源赋能,让学生掌握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德育主管王懿展示了其执教的五年级道法《神圣的国土》及说课。这节课用“生活事件”将孩子从教材带到生活情景之中,引导学生回归真实生活,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成都市教育学会小学德育专委会主任杨霖在点评中表示,两节课都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都是以学生的视角设计学习活动,其中巴蜀小学的课堂通过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策略,进而共创标准并实践策略,充分展现了学生的生活智慧。

王㦤老师的课堂有三个亮点可以概括为“经验”“体验”和“挑战”。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利用经验,还能够丰富深化学生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算数、回忆生活事件等方式深入理解祖国的广阔。两节课都展现了高强度的思维碰撞与情感参与,杨霖认为这种挑战性的课堂值得借鉴。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副书记靳蓉分享了学校“真·行”课程。她从“真·行课程”的建构体系、实施路径、落地样态三个维度分享了“真·行”课程的建构,并以“场馆课程”为载体,通过案例阐述了“真·行”课程的落地方案。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学科大组长李毅老师向大家展示其执教课程《青山处处埋忠骨》,她将语文要素转变为人文素养,利用图片、音频、微课、学习单等工具,带着孩子们感受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传达的情绪。

重庆市巴蜀小学骨干教师唐先俊在展示中,将课文放入单元中解读文本要素,介绍了巴蜀小学“两课四环”的课程新形态,分享了巴蜀小学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借助工具赋能教学活动——课前运用指导微课、预习单实现教学前置;课中音乐、微课、工具单助推教学进程;课后借助检测工作单复习巩固。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课程部长郭睿向大家展示六年级科学《我们一起做乐器》并说课。郭睿将科学与音乐结合起来,拓展了学科边界。整堂课的呈现中,既有外显工具又含隐性工具。郭老师将数据分析图、表格、乐器等引入为教学工具,以提高课堂效率,将乐器、软件、生活材料作为学习工具,以丰富课堂设计;将教学支架作为隐性工具,一步步构建起其最初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思维支架的搭建。

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副院长王琪在点评时高度赞扬了两位教师课堂的精彩呈现,他希望教师们都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寻找学科链接,打破学科壁垒,让工具给课堂增色。

此次活动以“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为主题,通过《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这一成果的推广,引领和推动成都市小学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并根据成都市各区县小学的实情,采用问题聚焦、分类解决、逐层推进的管理思路,逐步实现科研成果的再应用和再创造,进一步完善成果的理论体系,培养高水平推广应用队伍,提升我市教育科研的创新能力,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培育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

此次活动以“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为主题,通过《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这一成果的推广,引领和推动全市小学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根据各区县小学的实情,采用问题聚焦、分类解决、逐层推进的管理思路,逐步实现本科研成果的再应用和再创造,进一步完善成果的理论体系,培养高水平推广应用队伍,提升我市教育科研的创新能力,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培育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

 

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建构高质量学校课程体系——成都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举办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