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时间:2022-01-04作者:《教育家》编辑部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1月1日,由《教育家》杂志社、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和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暨“家校社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等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如何更好地实施分享了各自的思考。同时,“家校社服务平台”“社区教育大课堂”项目启动。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家校社服务平台”项目启动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社区教育大课堂”项目启动

 

《教育家》杂志社执行社长徐功明在致辞中说:“当前家庭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难点和痛点,以立法直面家庭教育领域的新题和难题、回应现实关切,有利于切实发挥家庭在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教育能力和价值引领,助力亿万儿童走出成长困境,打破生命茧房。教育家杂志携手北京开放大学,共同搭建家校社服务平台,共同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徐功明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顾问张天保在致辞中表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国家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优秀人才的培养既需要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家庭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和二者的密切结合、协调一致,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广大家庭的期盼。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张天保

 

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彭芝在致辞中强调,家庭教育作为第一课堂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影响贯穿一个生命体的始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发现孩子、培养孩子,家庭教育的主线应该是爱与尊重。她认为:“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留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家庭教育更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禀赋特长,自由幸福的发展是他们成长的需要。”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刘彭芝

 

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光宏从为什么要建家校社服务平台,怎么建以及建设的意义三个方面,分享了“如何做好家校社服务平台建设”。他认为,通过家长课程、教师课程、社区家教、访谈节目四个方面十个模块,将会助力家校社协同发展。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王光宏

 

在圆桌论坛中,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研究员霍雨佳,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张铁道,北京市教育学会家长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齐大辉,北京市教育学会家长教育专业委员会郝力教授,分别从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长教育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孩子会收获什么,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教育生态有何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左起:主持人吴爽, 嘉宾齐大辉、霍雨佳、张铁道、郝力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做了《家庭教育立法的主要意义是“家事”上升为“国法”》的主旨报告。他回溯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的背景,强调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傅国亮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卫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王帆,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闫顺林,光明小记者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程,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影、李连营及全国近50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出席此次活动。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王卫国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会议现场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嘉宾做主题分享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研讨会在京举办

光明小记者采访张天保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