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走近农具,走进农耕文化

时间:2022-02-21作者:蒋勃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自古以来我国以农立国,耕耘、蓄养了上千年,孕育出中华民族坚韧而质朴的品质,创造出辉煌的华夏文明。农耕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可谓中华民族价值认同的关键因素。

 

走近农具,走进农耕文化

收集的农耕成果呈现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 即便是身处农村地区的学生,也都成为读书“专业户”,几乎完全脱离了劳动。同时,科技的进步使农耕工具不断更新,祖辈传下的农具正逐渐被淘汰。为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感受家乡变化的朴素情感,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小学开展了走近农具,了解农耕文化的系列活动。

就地取材,参观农耕陈列室。各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组织本班学生有序走进学校农耕陈列室观看展品。经由教师介绍,学生了解到各种农具名称、用途、使用方法,随后在白纸上绘画熟悉的农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画的农具。学生们在参观、学习、绘画、描述农具的过程中认识农具,感知劳动人民的智慧。

 

走近农具,走进农耕文化

教师讲解农耕工具

 

走近农具,走进农耕文化

学生参观记录农耕工具名称和作用

 

内外联动,深入农家调研。教师要求学生调研家中现有的农具,描述农具名称、用途,并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农具。校园外,学生们与长辈们交流,翻找出农户家中的农具,并询问农具名称。部分长辈还会示范其用途,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农具种植农作物。校园内,各班组织学生介绍各自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农具,并分享查阅到的、与农具有关的故事、儿歌、童谣等。

 

走近农具,走进农耕文化

种地老人示范

 

脑洞大开,设计未来农具 。中高年级的班级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减少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分别设计一种或多种未来农具。各小组或是上网查阅资料,或是询问走访他人,分工合作并共享资源。学生们基于传统农具与现代农具的不同进行分析,头脑风暴、脑洞大开,充分开放思维,凝聚智慧结晶,经由“个人创作—集体交流—修改设计”的流程携手共话未来农具,并从中体验到合作的意义,成功的乐趣。

 

走近农具,走进农耕文化

学生设计未来的农耕工具

 

走近农具,走进农耕文化

教师点评学生设计的农耕工具

 

走近农具,走近农耕文化。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助推学生认识到以往进行农事活动的艰辛,也帮助其增强生活体验,感受到农事快乐,领会了农耕文化的内涵。

(作者: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小学 蒋勃)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