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第八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于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开幕,本届创新周以“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推动教育数字转型”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创新升级,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开幕大会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主持,他介绍道,今年以来,教育改革“大招”频出,“多点”突破,奏响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进行曲。
对此,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李奕认为,应更加关注教育的需求侧,关注学生对于教育供给端提供的各式服务和产品消费的状态,特别是消费的偏好、消费的节奏和适合学生的消费内容。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应生认为对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应秉持理性的态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改进教育治理;另一方面也要理性面对不同地区和群体因客观条件的局限而产生的新的不均衡。
如何有效实现数字化赋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钟绍春提出三点建议,即建立区域教育智慧大脑,建设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优质课程学习资源与工具。
乡村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均衡必须重视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指出乡村教育数字化的实现路径:一是加强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运用能力建设,二是加强乡村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建设,三是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示范基地与示范学校建设,四是引导、规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
教育数字化同样应当强调中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熙强调教育工作者要从定位、内涵、观念、行动四方面剖析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认为中小学的创新思维评价应注意个人的领域特异性能力,正确认识重复练习与创新思维构建的关系,在教学行动上做好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
此次活动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与英雄航天员王亚平以视频方式送上寄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程培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马涛、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韩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丽等出席此次活动并发言。
本届创新周从8月13日持续至20日,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举办系列精彩活动。活动内容包含开幕大会、11场平行论坛、5个教育工作坊、8天创新成果情景体验,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于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