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课程引路,智慧育人——长沙市基于智慧教育的新课程创新实施观摩暨“慧聚天心”教育论坛活动举行

时间:2022-12-19作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12月18日,长沙市基于智慧教育的新课程创新实施观摩暨“慧聚天心”教育论坛活动在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承办。

 

课程引路,智慧育人——长沙市基于智慧教育的新课程创新实施观摩暨“慧聚天心”教育论坛活动举行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聂庭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书记安桂清,《新课程评论》执行主编余孟孟,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建设教研员刘翠鸿,天心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伟,天心区教育局副局长王雅敏,天心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书记余战勇参加活动,42000余人线上参与观摩活动。

开幕式由聂庭芳主持。张伟首先致欢迎词,他指出,天心区坚持走课程创新实施的路子,突出课程建设的核心作用,一体推进“登山型”课程体系;持续强化课题研究,层层深化“三题递进”研究机制;聚力教学改革,探索“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模型;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推进数字化背景下评价方式的变革……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持续实施与不断优化,为天心教育打开了一条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王雅敏作了《基于智慧教育的课程创新实施》的报告,她指出,面向新时代,天心区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用“智慧五育”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破局,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课题研究、评价体系等方面,努力构建高水平、优质均衡的现代教育体系,立体化打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天心样本”,解决当前教育教学难题,创造性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努力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课程引路,智慧育人——长沙市基于智慧教育的新课程创新实施观摩暨“慧聚天心”教育论坛活动举行

 

此次活动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家讲座及课程建设成果展示,第二部分为课堂教学案例分享,第三部分为学校课程规划校长论坛。

安桂清作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她从常见误区、性质与定位、基本理念、设计与实施、支持系统五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详尽地回答了跨学科教学“跨什么”和“怎么跨”的问题。

天心区青园小学校长宋梦珩以《“梦田”课程,为每一个孩子的梦想护航》为题进行了成果分享。学校秉持“六年服务一生,为每一个孩子的梦想护航”的办学理念,从社会要求、人的发展、学习本质、知识特点出发,创新设计了校本化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的“登山型课程”,以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化成长需求。

天心区先锋小学校长杨明就《“e-评价”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进行了分享。e-评价是基于素养导向,教师、家长可以通过“点赞台”对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表现进行评价,进而生成完整、动态的学生成长报告。线上创设“学生发展银行”,线下创建了“超市”“心愿屋”等实现学生私人订制的心愿,致力于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内驱动力。

余战勇分享的主题是《“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实施建构》。他指出,天心区创新性推出的“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方法,进一步推进了课程创新。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生活、生涯三个学习领域,开展“知道、发现、解决”三个问题的探索,以“问题—微课题—课题”三题递进的方式进行问题研究,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离身学习走向具身学习,从阶段学习走向终身学习。

雅礼外国语学校校长王唯之推介了“三问导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课前预问,聚焦“知道”——课中导问,聚焦“发现”——学后思问,聚焦“解决”。湘府英才小学校长杨宗军学分享了各学段开展“微问题”和“微课题”的跨学科主题实践学习活动,并提出“三问导学”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的设想——让学生成为会学习的“学习者”,让教师成为重成长的“引路人”,让学校成为有故事的“和美家园”。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校长朱全民从课堂教学的教师层面和创新教育学生的层面以及“三问导学”的缘起、理论解读、实践探索、教育实效四个维度,分享了“三问导学”在创新教育中的实践。他认为,成功的教育往往是触动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解疑和向往学以致用的琴弦。《新课程评论》执行主编余孟孟强调“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的四大特点:时效性、学理性、操作性、开放性。

青雅丽发学校校长丁再南紧扣“三精准,两融合”理念智慧教育进行成果分享。青雅丽发学校以培养健康向上、个性鲜明、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抓住改革契机,全面推进智慧课堂、智慧评价,在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动质量全面提升方面成效显著。青雅丽发学校周玉老师展示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等高线底线图》,以跨学科教学的方式进行,体现了课程综合育人的价值。

仰天湖中建小学校长侯玉芳、幼幼小学刘媛、青园友谊小学李东阳、青园梓枫小学张俊分别就西湖小学王喜洋老师执教的数学课《组合图形的面积》,探讨如何在大单元视角下,用“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路径中的“问题导学”开展教学研究。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聂庭芳在点评中说道:“高质量的问题设计”开启“深度学习与激励启智”之门,信息化融合课堂教学不只是有技术,更有创新的灵魂、人文的灵魂。

刘翠鸿介绍了近年来长沙市在学校课程整体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开展的系列教研活动,分享了长沙市在推进课程方案落地,实现五育并举,聚焦课堂教学变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教研工作机制,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未来学校课程规划与课程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与希望。

明德天心中学校长卢朝为分享了《从学校课程哲学出发,构建“幸福生长”课程体系》,该校从课程的价值立意、课程的实践路径、面向未来的课程三个方面来整体建构与实施课程,以培养自我管理者、责任担当者、终身悦读者、问题解决者、新型劳动者、高雅生活者。

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校长朱金秀分享了《学校课程结构图谱的设计与优化》,东郡小学从“看见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成就每一个孩子”出发,让每一个生命神采飞扬,从五大领域、三个层次、三级台阶,形成了纵向发展,横向衔接,纵横交错,具有层次性与选择性的郡美课程图谱。

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副校长莫方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三型”活力课程规划与实施》,该校的三型活力课程给学生未来成才提供了多种可能。

长郡天心实验学校副校长欧艳红分享了《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这所年轻、充满朝气的学校注重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样化,探究型课程特色化。

开福区清水塘鹅秀小学校长李丹分享了《STEM教育序列化课程的创新实践》。李丹带领学校STEM教育团队,从人类认知世界的逻辑规律出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开展STEM教育,教给学生过程方法论,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知识,有效解决复杂问题。

本次论坛凝聚智慧力量,为新课程理念下学校课程建设、智慧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