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时间:2023-04-03作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近日,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播梦文化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致敬蒲公英精神·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原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文化部少儿司司长、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创会会长、专家委员会主席范崇嬿女士出席并发表讲话。她回顾了“蒲公英计划”发起的背景和前期艰苦的岁月,历数过去三十年内,无数的蒲公英先辈们如何通过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并对现场的蒲公英志愿者们解读了“不计条件、落地无声、落地生根”的蒲公英务实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最后通过向蒲公英志愿服务团两位优秀小志愿者代表授旗,希望新一代蒲公英志愿者们能够强化担当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投身到志愿服务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公益小使者代表刘鑫阳向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献画,通过绘画作品向雷锋精神致敬。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常务理事、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邹牧先生介绍了汶川地震蒲公英心理抚慰团的事迹。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蒲公英校方志愿代表孙林娜校长以“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开”为题作了分享。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蒲公英服务站的优秀代表卢晓敏女士作了“家校社协同发力,共建育人新生态”的报告。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原副巡视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陈迎宪就青少年如何进行非遗传承作了分享。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文化部对外联络局驻外文化参赞、专家委员会委员贾建新先生以“认识世界,促进友谊”为主题作报告。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郭明义爱心摄影团队队长、中国航拍协会辽宁分会主席、鞍山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孙彦文先生以“让雷锋精神与蒲公英精神结合,发展少儿文艺志愿者”为主题作分享。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陶瓷艺术家、国家高级手工艺师,北京大兴区政协委员、北京董陶窑陶瓷制作技术研究所所长、蒲公英志愿服务团专家委员会委员董宁先生以“器以载道,薪火传承”为主题作报告。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委员、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全国最美家庭、首都最美志愿者、蒲公英志愿服务团专家委员会委员郑春玲女士以“志愿小家庭,和谐大社会”为主题作报告。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蒲公英儿童心理抚慰团专家、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施建农以“感谢、感动和感恩”为主题作报告。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副秘书长、“和平旗帜”世界儿童呼唤和平系列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杨建利为蒲公英志愿服务团专家发放聘书。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在座谈会过程中,来自蒲公英志愿服务团的小志愿者代表们也进行了精彩的汇报演出。其中来自新疆的蒲公英志愿者何欣诺是一位与白血病战斗了近七年的坚强女孩,刚刚度过十七岁生日的她,作为蒲公英志愿服务团“手拉手•关爱特殊青少年儿童”活动的志愿者,现场演唱了歌曲《隐形的翅膀》。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蒲公英志愿服务团小志愿者代表朗诵了《生命的颜色》。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活动承办方北京播梦文化咨询有限公司张军强介绍,继承和发扬蒲公英务实精神是公司的社会公益责任,将通过整合自身优势资源,依托社会公益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发力的志愿服务工作新生态,依托志愿服务培训、特殊儿童关怀、特定社会群体服务、公益主题宣讲、社会实践活动和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等,在全国共建100所蒲公英特色学校,组建1000支志愿服务队,助力蒲公英志愿精神的种子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座谈会最后,所有出席的蒲公英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与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创会会长范崇嬿以及全体与会专家们共同分享了纪念蛋糕,活动圆满结束。

 

蒲公英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举办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