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深耕教育新基建,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4-25作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4月8日至4月10日,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高校1500余所、专家学者千余名、参会企业万余家。其中,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发布的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走进中央展区,众多高校领导、业界专家及参展观众驻足于此,热烈讨论。“嘿板OS”数字课堂、研讨型智慧教室、智融全光校园网、全域数据中台……人们看到了教育数字新基建的现实样态,也预见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牵引高等教育变革的美好愿景。

 

深耕教育新基建,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走进教育,探寻未来教室的样子

“就像用手机一样,非常便利。”在智慧教室展区,“嘿板OS”吸引了众多目光。不同于常见的电子黑板需要连接电脑使用,“嘿板OS”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其本身就是一台集约化智能设备,就像“挂在墙上的大号平板电脑”。新华三现场产品负责人介绍道,在这块“嘿板”上,教师可以做到触控交互,快捷安装和使用教学应用软件,简化了教学操作流程。此外,“嘿板OS”搭载的录播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并储存教学过程,能完成课件、板书与老师声音三大内容同步录制,还能手机扫码带走,“无论是老师课后回顾打磨,还是学生课后补习,都十分方便”。

据了解,在此次博览会上,新华三推出了“嘿板OS”数字课堂、研讨型智慧教室、阶梯智慧教室三大方案,致力于探寻未来教室的样子。在研讨型智慧教室体验区,参展观众正在体验小组讨论,老师在智能屏幕上点击、滑动,学生小组的屏幕就即时接收了课件和点评。在阶梯智慧教室的四联屏黑板上,教师点击屏幕即可切换画布,“随心书写,挥洒智慧”。

打通全域大数据,解决高校治理痛点

“花了很多钱,搭建了很多系统,最后发现数据没有打通。”新华三集团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刘丰表示,数字资源供给效率和质量不够高,是不少高校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最大苦恼。为了解决这一痛点问题,新华三围绕学校不同的场景,从指挥决策、教育教学、师生服务、教育评估、校园管理、校园服务、校园运营、元宇宙、科研、党建思政等版块着力,构建智慧园区、智慧业务、智慧科研等数字中枢平台,打通学校全域数据。

“我们一直强调,要从顶层设计上规划学校的数字建设。智慧校园如同一座小型的智慧城市,需要做好统一规划。只有顶层规划做好了,各个学院和部门才不会各自为政。”刘丰表示,在和高校的持续沟通中,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达成了基本共识。

新华三重视智库团队的建设。培养专业认证的架构师和产品专家,组建高校专家、大型设计院专家等“外脑”团队,打造强大的咨询团队,为高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提供决策参考。截止目前,新华三已经参与了近50所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在华北电力大学,新华三派出30多人的专业团队,调研了学校所有二级学院,发放了数百份调研问卷。依据扎实的调研成果,双方就智慧校园建设进行了有效的顶层设计,一期建设取得理想结果。

当前,数字化激发的教育机遇令人振奋,现实提出的教育挑战也更加迫切。面对加快教育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的时代要求,新华三努力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依托“数字大脑”,以数字化技术为教育变革赋能,重构未来校园的管理、服务和教学模式,通过发挥顶层规划咨询设计、智慧教育应用研发、教育数字平台搭建、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等全域能力,在数字校园转型、区域智慧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创新等全面发力,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耕教育新基建,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博会现场新华三集团展区

 

发挥连接作用,汇聚教育信息化的合力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精密的系统,也是一个有机结合、相互连接的过程。其涉及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主体,也涉及校园管理、教学模式、师生服务等众多环节。刘丰表示:“新华三作为与各方合作的连接点,理应以多维合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再上新台阶。”

一方面,新华三积极参与教育部有关校企合作、数字校园建设等项目,加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从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实践的视角,与资深教育信息化专家一道,共同制定我国教育数字化建设相关标准,深度参与教育行业数字化变革。

另一方面,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依托数字大脑建设云智能平台和相关数字基础设施,从教育教学、教育服务、教育治理和科研创新四方面,为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打造现代化产业学院,突破传统学生实训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助力产教融合。新华三开发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如零碳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全链接未来校园网、智慧教学系统等,有效推动了智慧校园场景智能化。其中,新华三研发的全光网络,服务复旦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助力构建大算力、高带宽、智服务的科研平台。

 

深耕教育新基建,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左一)参观新华三展区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邓伟(右一)进行讲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实现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点。新华三将技术价值与学校需求痛点结合,持续全面推进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和教育数字化进程,助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转型升级。教育新基建是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数字底座”。刘丰表示:“我们将继续紧跟国家倡导,不断优化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为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贡献应有的力量。”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