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智能技术赋能教育,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引擎”

时间:2023-05-31作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什么?

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所在。下沉到学校和课堂,这一命题又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桎梏,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怎样弥合区域教育资源不均的鸿沟,能否用技术手段实现大规模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改革如何打破传统围墙,教育如何跨越千山万水,保障教育公平普惠、提升符合经济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成为摆在教育人面前的新难题。

4月21日,智慧教育与数字化转型大会在南昌如期举行。会上多家企业建言献策,以技术为教育装上“智慧大脑”。作为中国智慧教育的先行者,紫光摩度教育执行总裁廖晰带来了一线经验与前沿思考,引发了业界的讨论与关注。

 

智能技术赋能教育,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引擎”

 

立足当下,触发教育优质均衡的创新“相变”

 

紫光摩度教育深耕教学一线多年,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思考。结合企业实践,您认为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痛点与难题是什么?

 

廖晰:

这个问题也是紫光摩度教育多年来关注的重点。我们结合一线实践经验,将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归纳为三方面:

首先,当前教育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城乡教育、公立和私立教育、不同地区的教育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通过机制和技术手段实现教育优质均衡,是解决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问题的重要课题,亦是高科技领军企业应该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其次,ChatGPT的出现对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冲击,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充分满足智能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型技术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中来。

第三,过去的考试评价较为单一,教育的“十四五”规划中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研究层面,国家已经建立多个重点课题在针对学生素质和素养评价做探索;在机制层面,新高考改革、职业教育高考等一系列颠覆性变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唯分数论将成为历史;在学校建设层面,以素养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已经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大趋势。

 

直面以上难题,紫光摩度教育如何让技术真正赋能教育?是否有具体的产品和方案来切实解决这些难题?

 

廖晰:

紫光摩度教育以“数据驱动的全场景精准教育”为理念,以“教育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领导者”为目标,自主研发“摩”系列三大产品体系,包含了教育数字基座、教学及管理业务应用、师生智能硬件终端,应用场景覆盖到课堂教学、校园管理、区域教育治理等中小学教育全场景。

未来的教育将呈现出数据驱动、人机共育的新样态,尤其在ChatGPT的加持下,将加速应用的智能化程度。比如,每个学生将有一个智慧学伴,伴随式的采集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数据,精准刻画学生的点点滴滴,为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每个教师将拥有一个智能助教,帮助教师全面、精准的关注到每名学生,让精准教学成为现实,同时也会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每个管理者将有一个智能助手,全面了解各项工作开展,让教育管理和治理更加精准化。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数据智能,全面、精准的数据行程教育数字孪生,让教育教学、管理事半功倍,为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利支撑。教育数字基座类似教育智慧大脑,解决底层数据融通、业务赋能、AI能力共享等核心问题,能够帮助区域快速搭建应用生态及数据沉淀与利用问题。基于云服务及信息化基础建设视角,我们联合新华三集团设计了市区校多级技术架构的教育中台,让业务系统能够以统一标准“插拔”在数字化基座上,实现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南昌市红谷滩区实验学校是以上技术的受益者之一:我们助力其搭建了覆盖全校教室的双师直录播云课堂,实现了优质课程共享及师生教与学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分析;学校通过使用学生智能终端(摩盒)和班级作业练习终端(摩扫),使得学情采集更简单、精准教学更高效,让智能终端常态化使用成为可能;同时构建学校数字基座的底层能力,兼顾数据安全、云服务能力和区域教育大数据平台的协同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效率。通过与紫光摩度教育和新华三集团的深入合作,红谷滩区实验学校个性化教与学的智慧学习环境得以完整构建,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实现长足进步,学校对高质量教育探索的脚步迈得更加平稳。

 

紫光摩度教育秉持“科技赋能教育”理念,破题学校数字化转型之困,击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痛点。实现这样的发展,得益于紫光摩度教育的哪些核心优势?

 

廖晰:

紫光股份是一家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十余次,发明专利三万多个,在云产业、大数据技术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

紫光摩度教育是紫光股份旗下的智慧教育产业板块,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发挥紫光股份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借助人才技术上的优势深耕教育行业,与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及师范类高校深度合作,在教育技术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研教育培训、产品研发等方面具备行业领先优势。自有产品涵盖教育云平台、大数据、智慧教学、智慧管理等教育信息化主流场景,同时联合紫光股份旗下核心企业——新华三集团,推出了智慧城市级、区域智慧教育型、智能教室类的综合解决方案,构建了从IaaS层到PaaS层和SaaS层的完整教育产业生态链,帮助教育行业用户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信息化新诉求。

 

抓住机遇 实现教育与技术的“双向奔赴”

 

据了解,紫光股份智慧教育全国总部(紫光摩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落户南昌,做出这样的布局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这一举措,将为江西乃至全国教育打造一个怎样的样板?

 

廖晰:

紫光摩度教育选址南昌,其实是我们与南昌的一场“双向奔赴”。

紫光摩度教育全国总部落户南昌,一方面希望努力将南昌市打造成为“全国智慧教育标杆城市”;另一方面也希望促进智慧教育头部企业在南昌的培育,打造世界一流教育科技产业集群,助力南昌成为智慧教育产业高地。以教育事业与产业的双轮驱动,助力将南昌打造成江西乃至全国的教育高地。

洪都南昌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多年的优质教育基因,南昌选择我们,也是希望借助紫光股份的技术实力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丰富经验,打造能够辐射全国的教育生态与产业。南昌在申报第二轮智慧教育示范区过程中,紫光摩度教育也是充分发挥在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的经验,积极配合申报工作。我们希望与南昌一起,打造一个引领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样态。

 

如果说选址是紫光摩度教育与南昌的一场“双向奔赴”,您思考过如何利用技术优势辐射更多地区吗?智能技术能够拉近山区孩子与优质师资的距离,也可以弥合一部分资源鸿沟、助力教育均衡发展。从这一层面出发,紫光摩度教育都做出过哪些突出贡献,未来计划如何布局?

 

廖晰:

扶贫先扶智,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最佳途径。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教育均衡也从基础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

一直以来,紫光股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心系教育均衡发展。2022年,紫光摩度教育联合新华三集团,为云南玉龙县捐赠创新教育课堂,从小培育孩子的人工智能素养,精准匹配未来的社会需求。

同时,紫光摩度教育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打造“云端课堂”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音视频互动服务和人工智能技术打破教室边界,智联课堂,实现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快速提升教师能力,大规模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顽疾。

 

面向未来,切实破题教育数字化转型之困

 

在近期及长远规划中,紫光摩度教育将如何发挥优势在智慧教育领域中保持优势,为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

 

廖晰:

通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我们发现教育与技术的融合进入了深水区,对公司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是如何充分利用积累的教育大数据完成教育垂直领域的生成式AI大模型训练,并广泛应用到教育场景中;第二是持续探索能够常态化使用的各类智能终端,为大规模无感知数据采集提供基础;第三是不断追求降本增效,兼顾教育公平与普惠。比如,紫光摩度教育在未来更关注技术深度赋能到教师发展与培养中,在师范类院校推出教师信息素养实训基地,为教师提供上岗前的大量实践练习,丰富培养手段。

紫光摩度教育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政策要求,依据不同区域的发展阶段,提供领先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方案,并形成落地实践成果,为破解现代教育之困探索关键路径。

 

(来源 | 特约发布)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