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大场地设施资源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统筹力度,帮扶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校四区”的规模,教师队伍达三百五十余人。近年来,学校通过数字化建设,打造出以优质资源共享为中心、数字技术与实际教学深度融合的教研模式,实现了跨地域、跨校区的有效教研,有力促进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保障,搭建跨校区数字化教研平台。保证各个部门、角色顺畅交流,实现多校区之间的统筹管理,是集团化办学进行教学教研改革的前提。为此,学校结合实际需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教育数字化基础建设,按照多平台支持、简单易用等原则,构建了智慧教室、云备课系统、云管理系统、云资源服务平台等多层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学校持续开展教师数字化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校本研修、开展竞赛活动等多种策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打通了学校各校区、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也使教师加深了对数字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理解,为跨校区教学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针对教师在教研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学校通过“希沃信鸽”教研平台,实现了研讨过程自动记录、研讨报告智能生成,加强了教师教研过程的反馈,帮助他们看见成长痕迹。
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率。为实现跨校区、跨地域高效沟通,学校提出“备课是上课的源头和保障”,打造了四校区同学段教师实时网络“面对面”集体备课常态化机制,既能明确教师角色分工,通过设置主备人、领备人,组织教师分别进行组织讨论、展示记录、反馈整理等工作,使跨区教研各环节的权责更加清晰,又能贯通课程初备、各学科分校区讨论、网络集中反馈、教师个人复备四大环节,让所有学科的教师都能在跨校区教研活动中“跑起来”。
对于教师备课耗时长、获取优质课件难的情况,学校构建了“选、学、改、用、创”一体化备课流程。课前,教师可以在希沃白板课件库选用来自全国大赛或名师工作室的优秀课件,在学习、分析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同时,教研组会参与教师个人课件的打磨,并在课堂中验证质量,帮助教师提高备课效率。
为激发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学校化指令型管理模式为数字化引领,通过“数据看板”直观反映教师听评课、教案生成、集备开展的具体情况,教师也会复盘数据情况,教研组长负责在固定时间内提出反馈与优化策略,实现了教研活动的管理互通、研训联动、目标聚焦。
资源共享,协同共创精品课程。让优质教学资源在区域内共享共通,是学校进行教学教研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四个校区之间的数字化协同备课,加速实现了资源整合,解决了原先教学资源跨区调用难的问题。省内外名师资源共享与学校内部学科资源共用的机制,使每位教师都能快速获取所需,充分发挥每节课、每个课件的价值。如每位科学教师都能跨校区调用校本部科技馆的相关课程资料,便于促进各个校区开展联动教学。
学校秉承“每人一节精品课”的建设理念,集成四个校区各学科的优秀教研成果,组成“个人、校本、校区”三个层级的精品资源库,建立了教学资源更新迭代机制,可供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融合学生反馈,创造优质内容,形成“学习、成长、共创”的良性闭环。
学校开展跨校区数字化教研建设,旨在推动优质资源在集团内实现共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数字化建设及教学教研的深化改革,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教研水平均有积极影响。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数字化优势,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创新路径。
作者: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实验小学 何慧丽 周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