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日,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召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商学院承办,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协办。全国63所高校、3家媒体、2家出版社,近100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参加。
开幕式上,上外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校长郑方贤在致辞中指出,我们置身于一个科技与知识以光速迭代、社会变革如潮水般汹涌的时代,传统学校教育中以“学”为主的“学问”,在技术推动下,逐渐演变成以“问”为主的“学问”。在此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犹如双翼,成为推动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载体。八年前,上外贤达引入“批判性思维”课程,经过教学团队的潜心研究与实践,课程覆盖多个学院与专业,并编撰了校本教材,获批了上海高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开幕式会场
郑方贤致欢迎辞
6日上午的大会报告由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秘书长刘玉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董毓以“如何探究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批判性思维二元问题分析法的运用”为题,为大会作了第一个主题发言。他强调看到问题本质不容易,因为要进行问题分析,这是最花时间的。基于此,董毓重点讲解了问题的两大构成和二元问题分析法。他还拆解了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求解过程并强调分析问题的构成、属性、机制等是发现问题本质的途径。本次报告,从问题分析角度说明批判性思维完全能和学科结合和解决实际问题。
董毓
中山大学张仁铎教授强调批判性思维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阐述了通过多样化写作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学术论文写作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关键作用。
张仁铎
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孙建荣剖析了高等教育对学术的深度期待,探讨了AI工具在学术研究中的赋能作用,并阐释了审辩思维在学术内外交流中的连接功能,强调了在教育中实现学术期待与AI工具价值的互补性。
孙建荣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曹林深入讨论了深度思维的三个维度,阐释了如何在表达中实现深度和多维视角的融合,提倡在写作和思考中追求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
曹林
6日下午设立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的研究、教学和评价”“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批判性思维和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批判性思维融入学科教学的创新和探索”4个分论坛,共计24场报告。
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瞳勃分享了批判性思维在本科生科研中的实际应用,从课程融合、课题组选拔到科研实践,全面展示了批判性思维如何助力本科生在科研道路上的成长与突破。
吴瞳勃
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了AI对核心素养概念的重塑,以及教育体系如何适应技术发展,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谢小庆
浙江大学副教授王彦君强调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哲学基础,特别是辩证法和认识论,并分享了在浙江大学的教学实践经验。
王彦君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晓艳介绍了学校如何通过创新的“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素养,以及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促进未来科学家精神的培育。
李晓艳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余党绪作了“思辨读写的教育追求”主题报告,强调思辨读写应追求直觉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以培养具有思辨能力和读写素养的全面发展个体。
余党绪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杜荣华、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教授徐世中分别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批判性思维融入、批判性思维与工科课程教学的结合等视角,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了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杜荣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光林教授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批判性思维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讨论了人文精神与批判性思维如何相互促进,共同构建更加理性和多元的社会。
王光林
本次年会还举办了首次圆桌论坛,围绕“为更好推进批判性思维,倡议建立全国批判性思维教学共同体”这一主题,讨论了名实之争、推广之难和推进之法等要点。
7日的闭幕式上,董毓指出,本次会议具有多个特殊性——除传统议题外,议题研讨强调向学科结合和应用实践深入。同时,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演讲首次被放在了主要地位。今年是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转型的元年,代表着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的活动目标从“幼年”走向“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