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开幕。本期论坛以“开放·合作·发展 共育拔尖创新人才”为主题,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提供学术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和珠海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校友会、教育学部、教育集团以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校友会、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中小学校长及幼儿园园长专业委员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领导、知名校长、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地区的教育界同仁共300余人齐聚一堂。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部长张朱博主持。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在致辞中提到,澳门回归25年来,澳珠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丰硕,以举办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大湾区教育融合,通过学习前沿理念与经验,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师范院校天然联结着基础教育“基点”和高等教育“龙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通过着力培养卓越教师和具有“四有”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韦蔚提到本期论坛点面结合,相信必将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人才培养、教师教育的深度变革,增添新的动力与活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议题,众多国内教育界嘉宾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该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党总支书记严帅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作《英才学生的识别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养》主旨报告,他从拔尖创新人才的识别与培养出发,提出教育者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特质和创新潜力的发掘,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精准的教学策略,构建“英才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国家督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王殿军作《构建融通中外的卓越学生培养体系》主旨报告。王殿军从“融通中外”的视角切入,探讨了卓越学生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深刻阐释了创新能力与国际化视野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下午的主旨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作宇主持。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孟繁华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观”》主旨报告,深入剖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教育观与发展观,提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战略路径。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作《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主旨报告,提出要深化课程、教学、评价与体制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以《教育综合改革金沙模式》为题,重点介绍了构建六大研究中心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区域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模式,为贫困县域教育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实践经验启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陆云泉作报告,深度解析学校管理创新对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卓有成效的实践性解决方案。
圆桌对话环节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开放、融合与创新。澳门圣保禄学校校长陈信望、香港英华书院校长陈狄安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校长王宏深入讨论,从各地的教育现状和特色出发,共同探讨了湾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此次论坛亦是北京师范大学年度校友教育论坛,论坛精彩的报告和圆桌对话等环节,为北师大教育界的校友交流互促提供了高水平的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