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时间:2024-12-25作者:来源:活动办

12月21日,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开幕。本期论坛以“开放·合作·发展 共育拔尖创新人才”为主题,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提供学术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和珠海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校友会、教育学部、教育集团以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校友会、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中小学校长及幼儿园园长专业委员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领导、知名校长、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地区的教育界同仁共300余人齐聚一堂。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部长张朱博主持。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在致辞中提到,澳门回归25年来,澳珠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丰硕,以举办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大湾区教育融合,通过学习前沿理念与经验,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师范院校天然联结着基础教育“基点”和高等教育“龙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通过着力培养卓越教师和具有“四有”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韦蔚提到本期论坛点面结合,相信必将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人才培养、教师教育的深度变革,增添新的动力与活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议题,众多国内教育界嘉宾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该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党总支书记严帅主持。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作《英才学生的识别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养》主旨报告,他从拔尖创新人才的识别与培养出发,提出教育者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特质和创新潜力的发掘,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精准的教学策略,构建“英才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国家督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王殿军作《构建融通中外的卓越学生培养体系》主旨报告。王殿军从“融通中外”的视角切入,探讨了卓越学生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深刻阐释了创新能力与国际化视野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下午的主旨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作宇主持。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孟繁华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观”》主旨报告,深入剖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教育观与发展观,提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战略路径。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作《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主旨报告,提出要深化课程、教学、评价与体制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以《教育综合改革金沙模式》为题,重点介绍了构建六大研究中心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区域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模式,为贫困县域教育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实践经验启示。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陆云泉作报告,深度解析学校管理创新对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卓有成效的实践性解决方案。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圆桌对话环节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开放、融合与创新。澳门圣保禄学校校长陈信望、香港英华书院校长陈狄安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校长王宏深入讨论,从各地的教育现状和特色出发,共同探讨了湾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2024年第四期中国校(园)长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举行

 

此次论坛亦是北京师范大学年度校友教育论坛,论坛精彩的报告和圆桌对话等环节,为北师大教育界的校友交流互促提供了高水平的对话平台。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