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时间:2025-05-21作者:陈卓 李兆静 汤杰 俞虹竹来源:活动办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教育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不仅重塑了知识获取与传授的方式,也为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围绕贯彻落实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10日-12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创新”,教育行政专委会会员以及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长等300余人参加。本届年会由青岛市教育局承办,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协办。

 

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在开幕致辞环节,教育行政专委会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于京天强调把握AI时代机遇,构建人机共生教育生态,深化重点改革与课题研究,推动教育行政研究创新,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提出山东将以综合改革和评价引领为抓手,发挥示范作用,探索AI赋能基础教育路径。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项骏结合地域特色,介绍AI驱动下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创新举措,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学术交流环节,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高水平大学如何助力基础教育发展,教育部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民选则立足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和可行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从人口变动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等宏观层面提出系列应对策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围绕行知教育40年实验作了生动系统介绍。

 

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在重点案例展示环节,重庆市渝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肖方明围绕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介绍了颇具特色的渝中实践,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思峰围绕融合制海洋教育分享海洋素养培育的青岛行动,天津市河东区教育局局长于曦围绕现代教育治理介绍了河东经验。

 

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年会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人工智能赋能现代教育治理三大主题,先后进行了35场展示交流活动,其中既有高端引领的学术分享,也有创新实用的实践案例展示,还有问题导向的经验反思等。

 

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本次学术年会还组织与会代表分别到青岛实验初中、青岛嘉峪关学校、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青岛市行远学校(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进行参观考察。

在学术年会开始之前,教育行政专委会组织教育行政专委会理事会议和专家委员会座谈会。与会的学术委员和理事就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教育行政专委会等话题进行交流发言。在本次学术年会上,还宣布现代教育治理专项课题研究、区域创新案例和学校创新成果案例等事项,并对教育行政专委会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解读和安排。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