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0日,以“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教育、科技、企业等领域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推动教育组织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智能技术成为引领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将教育数字化与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布局,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发展智慧教育,以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并呼吁各国发掘数字革命力量,推动教育变革,确保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惠及全民。
教师是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正全方位重构教师的角色定位、专业能力和发展模式。这一转变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身价值,在人机协同的新教学模式中找到“变”与“守”的平衡:既要拥抱技术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AI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又要坚守教育初心,发挥教师不可替代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引领作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将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作为新常态,引导教师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8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与国新文化、奥威亚等共同承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师”论坛举办。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夏英元与来自国内外教育和科技领域的专家围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人机协同教学场景设计”“智能时代教育伦理”等议题展开研讨,分享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
国新文化董事、奥威亚总经理王勇以《AI循证教研:从技术辅助到生态重构的教师发展新路径》为题,系统阐述了奥威亚以多模态循证教研体系赋能全周期教师发展,推动教研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为教师应对智能时代的新挑战提供实践路径。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奥威亚作为国新文化旗下的子公司,秉持“让更多师生共享优质教育”的理念,积极探索技术赋能教师发展的创新路径,构建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范式。
以AI循证教研系统为例,其架构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分析、推理到反馈的完整闭环。系统通过边缘算力终端(如AI摄像机、AI课堂分析主机等)实时、无感采集课堂行为、语音、课件、板书、作业等多模态数据,可观察20类教学事件、设置30个关键观察点,从80种分析维度构建立体的课堂循证档案。这种方式将教师行为动作、学生表情等非结构性行为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为教学洞察提供客观依据。
有了数据,更需要“懂”教育的大脑进行分析。奥威亚构建教育专属大模型,将多模态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并转化为特定时序文本,增强模型对于复杂交互数据的理解能力,不断规避算法偏差,保障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鲁棒性,为循证教研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撑。
更重要的是,奥威亚联合多所师范院校和专家团队,基于教育新阶段、新标准研究构建评价模型,共同开展多维度的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助力教学质量提升。同时,系统支持学校按需定制评价量表,探索建立差异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目前,AI循证教研系统已在上海、广东、湖南、福建、山东、四川、山西等地区得到应用,并培育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如福建泉州市“5G+专递课堂”的整体推进、广州市康有为纪念小学五眼桥学校的校本实践、山西运城市涑水联合双语学校的常态化应用,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云间小学的智慧课堂探索等。这些案例表明,通过技术赋能,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改进和专业成长,学校和区域层面的教学质量也实现了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