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李希贵:教育家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

时间:2015-11-20作者:李希贵来源:《教育家》杂志11月号

李希贵:教育家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

记者:李校长您好。据我了解,北京十一学校启动了教育家成长工程,这在全国的教育改革中可谓独树一帜,众多教师乃至关注教育的社会各界都感兴趣。教育家这个“高大上”的称号能否跟普通教师关联在一起?

李希贵: 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只有当教育家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时候,这个时代的教育才是走向成熟的教育,这个国家的教育才有可能是增长智慧的教育。今天, 我们即将迎接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

关于教育家与普通教师的区别见仁见智,但是,有几点大家基本上还是形成了共识。首先就是教育家要有使命感,要把自己眼下从事的教育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甚至与世界的未来建立联系。其次是执着的专业追求,一位教育家型的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并乐此不疲,勇于探索。他不会因为挫折和困难而裹足不前,也不会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他已经决定将一生献给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这一目标已无人能够撼动。再次,育人应该成为他工作的主旋律。如果一位教师能够在本学科教学中做出卓越成绩,我们一般会习惯地把他作为一位优秀教师看待。然而作为教育家远没有那么简单。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能够回答“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这一教育的本原问题。

上述教育家的基本特点,已经在我们身边有些老师的身上体现出来。在十一学校,我每天都被一些这样的老师感动着,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高超的教育艺术,令人敬佩,把这些老师与教育家的称号连在一起已经不是那么牵强。

记者:创造条件,使普通教师中能够涌现出教育家,北京十一学校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李希贵:培养、造就校园里的教育家,不可能一蹴而就。使教育家能够脱颖而出需要良好的环境。他们需要关怀,需要帮助,更需要磨砺。我们在学校设立了教育家书院,把教师培训机构定位为教育家成长的地方。尽管一些教师刚刚参加教育工作,但我们一开始就引导他们将成为教育家这一目标作为自己的职业成长方向,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对骨干教师当然就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教师提供不同的专业发展通道,构建教师自主发展机制,启动教育家成长工程,聘任课程研究专员,成立教师之间专业分享的教师互助中心,设立教师自主选择的专业发展基金,等等。

教育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今天教室里教师脸上是否有笑容,将决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明天有没有笑声。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幸福的明天,我们今天有责任来塑造有职业幸福感的老师,期盼其中涌现出教育家型的教师。

 

评教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进步  

记者:在引领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道路上,“学生评教”可谓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效的一个很有争议的方法。中学生中多数毕竟是心智有待发育的未成年人。很多教师担心让学生评教师,会导致教师不敢管理,不敢严格要求。

李希贵:对,有的学校在指标上大都盯着老师们的问题,老师上课有没有拖堂和迟到,对学生有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穿着打扮是不是奇装异服或浓妆艳抹,诸如此类的问题交给学生评判,很是让老师郁闷。“学生评教”最后交给老师的是一个孤零零的评价分数或名次,老师们只好从几个阿拉伯数字里猜度自己:名次高了,兴高采烈之后并不了然自身的优势;分数低了,这样的评价不过是为了区分优劣罢了。至于能否诊断问题、是否可以促进被评价者的成长,并没有管理者挂在心上。

记者:这样的评价显然流于形式甚至起不到促进作用。既然有此担心,为什么还采用这一做法呢?十一学校在设计学生评价教师的指标体系时,有什么新思路、新尝试?

李希贵:如果有时间读一些管理学的书,思考一下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就会发现,各个管理学派基本都把同一条原则作为共识,就是“赞美制度不断强化管理者愿意看到的行为”。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领导者、管理者天天盯着问题的团队里,问题会越来越多;而天天发现闪光点的管理,则往往是团队里的亮点越聚越多。还有一个值得警惕的原因是,我们不希望这样的评价思维中给学生带来不良的教育暗示——让他们天天盯着老师的脚后跟,养成乐于挑别人毛病的习惯,这不是我们教育的诉求。

其实,评价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促进被评价者的进步。十一学校在设计学生评价教师的指标体系时,首先列出确能代表教师职业特点的10大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包括“我觉得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老师既能发现我的优点,又不放过我的问题”“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我”等,然后由学生在这10项指标下对每位老师进行评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汇总学生的评价结果之后,我们只为每一个指标确定等级,让每一位老师都十分清楚自己在哪一个指标上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敬佩,在哪些方面有大部分学生认可,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改进。评价给出的信号清楚明白,老师的职业成就感油然而生,发展方向也就了然于心。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