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好的基础教育必须要衔接未来

时间:2017-10-20作者:孙习涵来源:教育家杂志

 

大胆“解剖”国家课程

 

课题研究作为一种跨学科学习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白刚勋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将这种课题研究式的学习方式迁移到国家基础课程当中。

从今年开始,白刚勋带领教师进行学科研究,尝试将各门学科单元的知识点用几个课题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探究和体验中进行学习。比如,语文学科可以从阅读入手,而政治历史可以从当下国家宏观调控的现象入手。这种新型课堂模式在学校内一经展示,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深受打动。

“他们发现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很快乐,课题研究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点。”白刚勋说。

如今在三十九中,各学科都设有专门的学科教室,每个教室都配备有与学科相关的硬件设施。而在物理、化学和生物课堂上,老师可以方便地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单元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胜于声音和文字的传递。

今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来三十九中考察之后,将这种学习模式评价为“一场学习的革命”。

这种颠覆传统的课程改革需要对国家基础课程进行“ 动刀”,没有高端的专家团队很难做到精准合理的操作。相遇不期而至,白刚勋寻求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关研究团队,这些专家发现白刚勋的改革思考与他们所做的“ 融合教学”不谋而合。

这个团队曾经尝试在北京一些学校推进类似的课程改革,但很难在认知上达成共识,而白刚勋和他的学校却与之一拍即合。于是,三十九中与他们签订了三年的合作协议,课程改革将从这个学期全面铺开。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三十九中就已经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学校采用分层走班教学,每个学科都分了ABC三层,实现了一个老师分管一个教室,全学科的走班教学。而如今,早已进入改革深水区的三十九中期待的是一次更完美的跃迁。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洋教育为下一步更为锋利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和经验,也令全校的老师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白刚勋说。

他认为课程是一切的关键,“就课堂改课堂是没有效果的,必须要回到课堂的源头课程上来。”

 

树立问题和机遇并存的发展观

 

思考是白刚勋的一种固有属性,而他思考的场域绝不仅限于学校,在生活中,他善于顿悟哲理。

在自己的儿子身上,白刚勋便应验了诸多独有的教育哲学。在儿子小时候,白刚勋每周至少带着他爬一次泰山,父子二人悟出了一个道理:虽然爬泰山很累,但是越往上人越少,因为台阶把怕累的人挡下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怕累的人成就了不怕累的人。

而同理,学习的过程就堪比爬泰山,那些困难把怕苦难的人挡下了,成全了不怕困难的人。这些从生活中悟出的哲理深耕在了儿子的心灵深处。“ 如今,他看到困难,就看到机遇,也看到了发展空间。”白刚勋说。

担任校长之后,白刚勋将对儿子这种价值观的培养迁移到了办学之中,自始至终,他都秉持着一种问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观。从实施海洋教育至今,学校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白刚勋都将这些视作发展的机遇。“ 我们现在时常带着一种普遍性的尝试,因为遇到问题就否定,就不去实施。”

在实施海洋教育的最初阶段,三十九的老师共同制定了一套课程体系,但当白刚勋将这一课程体系拿给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审核的时候却收到这样的反馈,“ 这套课程有科学性的错误。”

这无异于是在说明,学校老师的认知能力未能达到既定的水平,而当时的学校教师基本是研究生。

问题显现之后,白刚勋迅速做出反应,在学校内史无前例地引进博士,使教师的专业度再上一个层次。他不允许老师遇到无法研究的课题就放弃,在引入了第一个博士之后,他陆续召集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博士人才,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海洋教育博士工作站。

从实施海洋教育至今,有100多位博士走进了三十九中,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做专业指导。

“ 可能很多学校一遇到问题就停滞下来,但我们学校遇到问题则继续前进。”在白刚勋看来,“问题即机遇”的发展观对学校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带着这样一种价值取向,选课走班、海洋教育、国家课程课题化等一系列看似艰难而棘手的开篇都有了相对圆满的结局。

作为一位数学名师,白刚勋常常用数学的理念来阐释教育和生活的现象,而今,他用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来解读学校的发展,“用什么样的方法,就成就什么样的学校。”

很显然,白刚勋将办学治校的明法紧攥在了手中。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