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该怎么办?

时间:2019-07-10作者:王竹立来源:教育家杂志

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教育工作离不开媒介技术的参与,信息时代的教育也需要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才能有效和高效地进行。

 

新时代教育呼唤“新理念”“新机制”

 

2018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深刻指出教育信息化是“ 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 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 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文件要求: “ 因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 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 加可持续的教育”。

2018年12月12日,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使网络空间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入口,实现“ 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鼓励中小学教师利用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和在线辅导;引导学生利用空间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选择网络课程、在线测试等;让学生利用学习诊断、学习预警等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问题,改善学习。从以上文件看,教育部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大势,把握精准。

然而,教育部等八部委在2018年8月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又规定“ 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最近,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 禁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 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时表示,将完善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 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这些消息每次都在广大中小学教师、家长、学生中乃至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不少专家学者和基层教师提出疑问,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排除在学校和课堂之外,如何实现“ 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的目标?如何体现“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知道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 第一入口”,入口堵了,后面的路还怎么走?既然允许甚至“ 鼓励中小学教师利用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和在线辅导;引导学生利用空间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选择网络课程、在线测试等,让学生利用学习诊断、学习预警等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问题,改善学习”,那么为什么要拒绝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种矛盾现象的发生,有其客观原因。那就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教学生态的改变实在太大太快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完全跟不上。一方面意识到时代变了,教育也应该跟着变;另一方面又没有建立起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育理论研究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于是教育实践只能跟着感觉走、摸着石头过河,出现前进两步又后退一步现象也就不奇怪。看来,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干部有必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指示:“ 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 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不断变革,运用新理念,建立新机制,而不是一遇到新问题、新挑战就退缩,就止步不前。

 

基础教育是否对信息化“水土不服”

 

有一种观点认为,过早引入电子产品对中小学教育不利。因为儿童青少年心智还不成熟,自制力不够, 注意力不集中,缺乏鉴别力,容易被网络上与学习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甚至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 或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或时间过长导致近视。这一观点不无道理。从教育部最近的做法来看,也只是限制在中小学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禁止小学教师通过QQ和微信布置作业。如果真能有效执行,也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问题是,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无法离开的环境生态,网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随处可见。即使孩子在学校和课堂上不能接触电子产品和网络,在家里、在日常生活中, 谁能保证他们接触不到手机和网络?

事实上,无论学校如何禁止,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与日俱增。有调查显示,高中生手机拥有率在90%以上,初中生在70%以上,小学生虽然不一定拥有手机,但接触手机和电子产品的几率应该也不小。这个比例只会越来越高,而不会减少。而教师用QQ和微信布置作业、与家长联系几成常态, 虽然有利有弊,但想退回到从前已无可能。我曾经问过一些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他们是否愿意退回到不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的状况,回答基本都是否定的。即使加大执行力度,估计风头一过,“ 春风吹又生”的势头无可避免。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孩子接触网络和电子产品,而学校又只是单纯回避而不是积极引导,是否会让孩子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呢?就像我们对待青少年早恋和校园性骚扰问题一样,如果只是避而不谈,而不是开展正面的教育,受害者反而会更多。何况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开展教学已有大量成功的案例和积极的作用,为什么我们视而不见呢?

 

从时代高度看待教育信息化中的问题

 

我们早已进入信息时代,并向智能时代快步迈进。新技术革命正以加速度向前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极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教育不可能成为例外。

今天教育领域存在的大量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当前的教育教学体系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所致。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群被过去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在教今天的孩子如何迎接未来的挑战。这在变化缓慢的时代问题不大,但在变化快速的时代问题很大。从前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直至塔尖;今天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学会零存整取、碎片重构、没有终点。作为即将步入退休年龄的老一代教师,笔者深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及年轻人在接受新事物方面的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未来有可能出现反向教育,即老年人向年轻人学习,老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父母向孩子学习。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在全媒体时代,要求我们的孩子回归单一的纸质媒体的学习,就好像在计算机时代,要求大家只用算盘计算一样,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将学习负担过重、学生视力下降、老师让家长帮改作业等问题,归咎于课内课外使用电子产品、利用网络,没有任何科学根据。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 在于以分数为唯一指标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于大一统、缺少特色与个性的教育教学体系。即使将所有电子产品从教学中清除出去,只要应试教育不变, 那些问题依然存在。应避免一刀切式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分类指导。靠一纸禁令解决问题,正是懒政思维的表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教育变革也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 步入了深水区,容易改的东西都已经改了,到了要“ 啃硬骨头”阶段了。“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和历史的高度,正确看待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遇到的新挑战,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而不是临阵退缩。

教育信息化不是让学校和师生盲目使用技术,而是要思考如何用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和转变教育观念。离开了目标,教育信息化会走偏,弄不好还帮了应试教育的忙。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 就是要使教育由灌输变为引导,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课堂由封闭变为开放,使内容从书本走向生活,使评价由单一变为多元,使学习目标由知识传承变为创新创造。其实真正的减负,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想学的内容,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彻底根绝应试教育的危害。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基础教育不应缺席,也不能缺席。应大胆改革基础教育的内容与模式,使之与信息时代乃至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相适应。例如,以前教孩子读书、写字、计算是基础教育的三大任务,未来,教孩子读网、在线写作、全媒体交流应成为基础教育的新三大任务。这三大任务中, 包括如何教会孩子上网搜索,如何选择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如何鉴别信息的真伪,如何遵守网络道德和注意网络安全,如何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如何保障视力和身心健康、如何进行文字输入和网络写作,如何开展社会化交流与合作,如何与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打交道等等。

这些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一句话,与其让我们的孩子躲在“ 安全区”,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在信息时代的“ 大海”中搏击风浪。

(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者、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

责任编辑:周彩丽

刊于《教育家》2019年3月刊 总第165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