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叶朗:让美育光芒照亮学生的人生

时间:2015-12-09作者:姜乃强来源:《教育家》杂志12月号

叶朗:让美育光芒照亮学生的人生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美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引领社会对美的追求,如何通过美育帮助年轻人健康成长?记者近日来到北京大学,在燕南园56号院北大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采访了著名美学专家叶朗教授。

从燕园起步,引领社会对美的追求

“一所大学,特别是像北大这样的大学,一个重要的文化使命就是要引导学生,同时也引导整个社会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叶朗重视将美学研究与校园美育结合,通过举办“美学散步”文化沙龙,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弘扬美育传统,引领人们徜徉于诗意的人生大美之中。

来到北大校园,人们最想去看的地方,也许是未名湖。但在叶朗教授看来,在北大校园,学术积淀最深厚的地方不是未名湖,而是燕南园。因为这里曾经住过许多学术大师,正是这些学术大师的存在,构成了北大的一种人文环境、一种精神氛围。

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所在的燕南园56号院,曾是著名物理学家、北大校长周培源的住所。旁边的57号院,是冯友兰先生的住所,有名的“三松堂”。55号院曾是哲学家冯定先生的住所,后来是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先生的住所,现在是李政道先生的住所。

如今,燕南园56号院是北京大学“美学散步”文化沙龙举行的主要地点。在进行美学领域系统理论探索的同时,叶朗组织了“美学散步”文化沙龙,为艺术、文化、科学、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激发人们关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思考。在这样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人文环境中,他们徜徉于诗意的人生之中。

“美学散步”沙龙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沙龙提倡文理交融,每次邀请文艺界、学术界、科技界、教育界等不同领域的人士参加。叶朗与他的朋友和师生们感受人生的神圣性。他们感受到,燕南园依旧笼罩在康德所讲的灿烂星空的神圣光照之下,北京大学由蔡元培开创的人文传统没有中断。

“美学散步”文化沙龙从2012年开始举办,如今已举行了十多次。叶朗希望,美学沙龙能引发人们更高的精神追求。他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将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传统发扬光大,在北京大学营造更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学术氛围的特点,是艺术、人文和科学的融合,而它的灵魂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叶朗表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功能。从历史上看,北京大学在这方面从来就有优良的传统。从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开始,北京大学就形成了一个重视美育,重视艺术教育,重视美学研究的传统。

当年,吴梅先生、许之衡先生先后在北大讲授昆曲,被当时上海报纸称为破天荒的大事。古琴进大学课堂,也首先是在北大,那是王露先生由章太炎先生推荐到北大教古琴。在这些方面,北大都是开了风气之先,这是北大的传统。传统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传统又是一种精神氛围、一种精神力量。

为促进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叶朗和白先勇先生一起筹划了“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计划包括在北大开设“经典昆曲欣赏”选修课,举办昆曲经典剧目演出和大师汇演,举办昆曲工作坊、昆曲讲座和研讨会,开展昆曲艺术的学术研究,出版昆曲大师传记,建设昆曲艺术数字平台和昆曲影像数据库,培养新一代昆曲艺术人才等。

昆曲是古典的艺术形式,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这么快,昆曲的节奏那么慢,学生会喜欢它吗?《牡丹亭》在北大演出受到学生欢迎的事实,令叶朗振奋:在快节奏的时代,大学生依然喜欢慢节奏的艺术。要宣传美的东西,因为美的东西能够引导青少年去热爱人生,激发他们的责任感、感恩心。

叶朗期望,通过加强昆曲院团与大学的联系合作,一方面可以借助大学的力量举办昆曲的大专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和各种研修班,培养昆曲的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理论研究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新一代的昆曲观众,使一大批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昆曲艺术的熏陶,并通过他们未来的影响为昆曲争取到更多的观众。

中外教育实践证明,一所大学如果重视美育、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教育,那么它所培育出来的学生会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更有进取精神,并具有更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具有更健康的人格和更高远的精神境界。从这个角度看,在大学校园推广传统艺术经典作品,对于培育杰出人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