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破除教育过度的关键是去功利化

时间:2016-01-14作者:陈宝泉来源:《教育家》2016年1月号

记者:我们的一些教育没质量的院校、不靠谱的专业,如果在国外招不来学生。许多国家的人认为,二十岁上下是金色年华,干啥都是最出效益的时光。不干事、不挣钱还要花家里钱,又得不到真才实学,没人会来。

李奇勇:教育的过度还表现在技术化、神圣化和功利化。

“技术化”,老师把一堂课上得精而又精,每一分钟站在哪里笑,站在哪里看,板书从哪边开始写,字写多大,让哪个学生互动……精细到这个程度,全部是工业流程中的那些标准,这样的教育怎么能有活力,怎么能有温度?技术化还反映在评价上,流行的评价标准有可操作性吗?猜想一下,老师们拿着这些东西怎么办?还有时间去研究学生吗?当这些东西太严密、太技术化的时候,你就发觉运行成本很高,折腾死人。长此下去,学校没有文化、没有特色,不可能出优秀人才。但是这样的教育却大行其道,因为这种教育容易比出高低,容易出成就、出“名师”,容易产生“专家”。

记者:在语文教学领域,有专家反对教师讲课时“过分表演”,反对教给小孩子朗读时摇头晃脑、拿腔作调。

李奇勇:“神圣化”,是指对教育脱离实际在政治和道德上的拔高。教育肯定是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但不能无限扩大。当下社会的其他问题和矛盾不能解决的时候,人们通常会追问教育,这就是将教育神圣化。神圣化也是一种悖论。一方面教育的重要性被强调得无以复加,过去讲“天地君亲师”,现在说 “知识改变命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另一方面呢?在政府和民众两方面,并非真的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各地政府,一把手有分工抓教育的吗?二把手也不多吧。多数地方教师待遇不如公务员,就是工资数与公务员相当了,而这两个职业的软福利,或者叫附加值也不会相当。比如在县医院,公务员去看病不用排队,教师就难说了。在民众当中,为子女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不遗余力,但是一旦子女的学业成绩拔尖了,却没人鼓励孩子报考师范,包括高三年级班主任。

第三是“功利化”,这里的教育功利化并非仅仅指用教育来赚钱,主要是指教育的培养方向、教育理念过于功利。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知识改变命运”,等等。既然这些功利目标都要靠考试实现,考上大学“走出大山”,那你说减负该怎么解读?减负动真格的家长不干,减负成了死结,成了悖论。另一方面,人们看到很多人读完大学找不到工作,在城里落不下,这样就引发另外一个极端——读书无用。教育捆绑的功利目标太多太大,表面上看是强化教育,其实走到极端就是反过来的“读书无用”,极大地伤害了教育。

以上的三个问题累积起来就成了教育“过度化”的基础。

记者:一方面是功利化的过度,另一方面是对教育根本目标的背离,基本素养培养的缺失。

李奇勇:所见略同。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即中小学教育,其根本使命就是帮助孩子长大成人,顺利融入社会,完成生物人社会化的过程。尽管我们的教育存在各种过度,但是对这一根本使命却有所忽略。比如在学生来说,对自我的认知,对周围环境特别是人群的认知,对世界、自然的认知都远远不够或残缺不全。在自我认知方面,很多学生都存在偏颇,不是骄傲自大、过于自我甚至自私,就是自卑、缺乏自信。在如何与身边人,比如父母、老师、同学相处方面也不懂得,经常出问题。至于对待世界、对待自然,往往是既缺乏敬畏,又不懂得珍惜。

记者:时代背景发生巨变,但是观念跟不上的情况还有。

李奇勇:是这样的,教育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变,但是人们的观念转变跟不上。旧中国,上学读书是少数人的事。这少数人一类是特别聪明、勤奋,即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另一部分非富即贵,肩负“富贵传家”使命的人。现在不同了,义务教育早已普及,是强制性的。过去学校如果不是知识传授的唯一渠道也是最主要的渠道。现在不同了,网络无时无地不在,人人都持有手机。

与过去不同的还有,教师也不再是怀有远大理想,由国家免费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分子。现在教师当中多数是“为稻粱谋”选择这一职业的普通人。对于入行教育,选择这一职业的新教师,我们当然要进行理想追求教育,让大家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但是想仅仅以崇高理想感召,高尚道德自律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恐怕难以达到目的,还是要按照现代职业岗位的管理理念,制定职业规范、守则,设计匹配的薪酬体系,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规划好每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

记者:产生教育四个过度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李奇勇:教育是经济基础、社会现象和人群思想交融、合力的映射。当社会浮躁、人群迷茫的时候,你不可能指望教育有多么冷静、多么明智。在当下,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出现的偏颇,不当的发展观、成功观和幸福观充斥。一提发展就是GDP直线上冲。同样是高速发展,速度稍微降下来点,政府、民众即产生严重焦虑,好像GDP就应该是直线上升,总应该处于第一象限。那么什么叫新常态,别的国家经济停滞不前或出现负增长日子还不过了呐?一提成功就是升官发财,名利双收,最好是一夜成名,一夕暴富。教育的成功就是高考得高分,过去是升入名校,近来又变成直取清华北大。一提幸福就是家财万贯,住豪宅、开名车,至少也是人有我有。这些迷失最后都会聚焦教育,于是就出现了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离农教育。

记者:比较典型的有“艺考热”。一是报考比例远离理智,一比数百;二是很多家长不惜花钱、花时间带着孩子辗转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赶场。其中肯定有醉心于艺术追求者,但也有很多是参加普通高考无望,以为艺考是捷径;还有的梦想着一夜唱红,一出戏成名,全不顾多数艺校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就业困难的现实。再一个例子是有的农业院校做了调查,越是农村考生越不报农科专业,成绩上线的多报考管理、金融。

在贵州这种多贫困山区的省份,山里娃考出去、走出去一部分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学校教育仅仅是为这部分离开的孩子铺路,忽略了为本地发展培养人才,忽略了为其他考不上大学,应该留下来的孩子提升素质,为其生存、发展奠定基础的使命,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这样教育就成了离农教育、抽血教育。不要忘了教育是花公共资财举办的事业,首先应该为本地发展服务。

李奇勇:离农教育的背景是农村的凋敝。看看这些年乡村的变化,“乡绅”没了,村小学空心化,很多村小被撤并了。一个村庄没了学校,就没了生机、没了灵魂、没了文化。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城镇化指标,限定时间撤并村小。于是乎,为让十里八乡的孩子升学进城,走出大山就成了乡村学校的目标,就成了乡村教师的使命。

记者: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改变现状呢?

李奇勇:面对这些情况,教育当然任重道远。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不是教育应有的状态,要通过努力使教育回归本源,回到使受教育者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实现社会化,成长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道路。当然,这不是教育一家的事,首先要全社会调整心态,戒掉功利浮躁,回归常态发展。现阶段要做的就是调整发展目标,调整政策,公平优先、兼顾速度;调整对于教育的评价。当务之急是资源向农村教育倾斜,停止人为撤并,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留住村小,留住农村的文脉。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