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门派两名处长来西峡一高实地察看,他们感到很是震惊。
“对今天的新教改仍有反对的声音,有的教师说我都快退休了,教了一辈子学,没搞教改不也挺好的?你这样推进‘三疑三探’明明就是搞个人崇拜!”杨文普说。
河北涿鹿县“三疑三探”教学改革的中止,让杨文普很是痛惜,他认为涿鹿县的推行力度非常大,从小学到高中。而读完郝金伦局长的辞职讲话,杨文普的眼泪流了下来,深夜,他还在办公室沉思。
“有人说他为了政治利益搞教改,这是一派胡言!郝金伦是真正想做教育的人,他不是为了自己啊!”杨文普沉重地说。
他有一个梦想
杨文普有一个梦想,通过多年教改实验,以“疑探教学”为核心的改革成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有价值、可操作的抓手,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把同学教会才算真正学会,为教而学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杨文普很喜欢这两句话。
杨文普分析道,主动性强的学生,他掌握了新知识点,同时有能力向同学输出,这样做他的思路更清、解题能力更强,这样的学生,既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驾驭知识传播能力,这些年,我们很多同学这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杨文普的教改,并不是外界传言只是推广“三疑三探”,在西峡一高任校长的6年中,他首先提出“学生睡足8小时”这一概念,具体做法是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35分钟课间操时间;学生下了晚自习后,全部在15分钟内离开教室,到第25分钟洗刷完毕,30分钟后就上床休息了。
他还将新课改精神拓展运用到学校和班级管理上。
每年秋季开学,杨文普安排全校师生在各自的岗位发现问题,比如,当前阻碍学校发展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哪些治学管理的好办法?让大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就是新学期学校的重点工作计划和任务。
在西峡一高时,所有班级都有两套班干部,相互激励竞争,有了问题,大家也用“疑探教学”的方法来解决,坐下来讨论寻找解决的最佳方案,每个人的思路和能力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升。
杨文普心中理想的课堂教学用三句话总结:疑得精彩,探得明白,学得自在。“教”永远是“学”发生的条件,“教”和“学”需要生命在场,需要情感和精神的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