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罗家伦的功绩

时间:2016-09-13作者:牛力来源:《教育家》2016年9月号

提到民国大学校长,人们自然会想到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等人,很少有人知道罗家伦。

出生于1897年的罗家伦曾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五四”运动健将,后赴欧美著名大学游学六年。归国后他出任东南大学教授,并于1928年成为国立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之前清华只是留美预备学堂)。从1932年到1941年,他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达九年。

在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化界,罗家伦无疑是一位“很有权势”和影响力的人物。

正因为权势二字,给罗家伦带来负面影响。即使在他曾经倾注心血和年华的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争议也时有发生。

1930年罗家伦辞去清华大学校长职务,起因是清华学生发起了“驱罗”运动。1941年,罗家伦作别长校九年的中央大学,离开时也没有鲜花、掌声,甚至没有送别。

这种境遇与一些知名校长相比,不啻霄壤。就是罗家伦在中央大学的继任者顾孟余,办学上鲜有作为,但在1943年辞去中央大学校长时,众多学生也还步行拥至其寓所,热泪挽留。罗家伦含辛茹苦,励精图治,却换来如此待遇,不禁让后人扼腕叹息。

在当时,罗家伦的政治色彩和官僚背景,在崇尚学术和斯文的大学校园,难以获得认同。罗家伦曾参军,官拜少将。就任清华校长时,他身着少将官服,在清华园宣誓“受命党国”,踌躇满志。

此后他在清华推行纪律和军训,时常“挂着武装带、登着大皮靴,嗒嗒地在操场走来走去”。这种派头别说是在文化故都北平显得十分异类,就是在一般大学里,与当时的校园文化也难以合拍,在师生中造成了很深的恶感。

在中央大学,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抗战时期重庆沙坪坝“中大校园文学之厕所版”里,曾有这样的打油诗描写校长罗家伦:

一脸猪狗熊,两眼盯上峰;

三技吹拍骗,四维礼义廉。

其中“四维”指当时提倡的礼义廉耻,而独缺“耻”字,暗指罗家伦“无耻”。

同时代的中大还流传着另一首“厕所版”打油诗,也是描写校长罗家伦的“佳作”:

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

隔江打喷嚏,对岸雨蒙蒙。

据说罗家伦对此诗也有耳闻,听后一笑置之。

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

1928年9月,罗家伦得到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和外交部部长王正廷的联袂提名,持蒋介石手令,出任清华校长。

到任之际,他誓言要把清华从留美预备学堂改建为大学,做大做强。

罗家伦就职后做了题为“学术独立与新清华”的演讲,他将教育方针归纳为学术化、民主化、纪律化、军事化。他提出“我们的发展,应先以文理为中心,再把文理的成就,滋长其他的部门。”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