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江苏省中部,隶属于泰州市的姜堰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完成了从“江苏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向“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转变。应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邀请,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记者一行于2016年10月11日在教育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姜堰采风。
采风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姜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东桥小学教育集团凤凰园校区、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通过对话校长教师,深入教室课堂,参观学校丰富多样的展示活动的形式,实地感受了各校在教育改革发展及丰富校园文化方面的诸多创新举措,令人印象深刻。
于2002年8月正式开园的姜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始终将“为幼儿一生的幸福奠基”作为办园宗旨,发扬“科学、奉献、协同、创新”的办园精神,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幼儿园“精心文化”:把简单的事情做精致,把琐碎的事情做精细,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彩。对教师的发展负责,让教师舒心;对孩子的成长负责,让孩子开心;对家长的信任负责,让家长放心。“使每个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幼儿拥有健康和谐的身心、活泼开朗的性格、乐学善学的态度、探索创新的能力,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 拥有数十年幼儿教育经验,被评为泰州市名校长的该园园长黄翠萍如是说。
记者一行在姜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与黄翠萍园长(右一)交流
姜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
拥有101年历史的东桥小学秉承“让每个学生成人,让每个学生成功,让每个学生成才”的办学宗旨,以“校园文化显露、名优教师培养、班本课程建设、科研课题优化、尚美课堂展示、学科并进建设”六大行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办学品味,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东桥小学凤凰园校区校长陈存梅
在陈存梅校长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参观了凤凰园校区的美术功能室、书画陈列室、兰亭书法班,充分展示了学校在艺术教育、书法教育、推进泰州“大阅读工程”方面取得的成绩。陈存梅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通过多种途径唤起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观学校书法陈列室
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经过多年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素质教育实践经验,并在教育局直接指导下建设了“智慧课堂平台”,由家长自愿报名组建了“智慧班”。在不断探索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平台构筑了智慧课堂学习模式。
在“泰微课”庞大微课程资源的支撑下,建设了基于平板电脑的“翻转课堂解决方案”,实现了“课前利用泰微课预习、课中师生互动教学、课后微视频作业辅导、课外适时网络交流”四大功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全面支持。
记者一行在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与相关负责人交流
在正在进行的一节初中八年级数学课上,记者观摩后随机采访了班上的一名学生,该生表示,“我非常喜欢这种上课的方式,很新奇也很有用,我和同学们都很期待每天的上课时间!
记者在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深入课堂观看教学过程
走进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的校园内,记者一行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本真教育、乐学思想、超越精神”无一不是学校文化核心的体现。学校形成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文明,严谨,科学,生动”的教风,“勤奋,踏实,多思,进取”的学风,明确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学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国现代人”的育人目标。
学校通过师生节、植树节、心理节、艺术节、秋游节、科技节、感恩节、成人节构筑了八大节日的文化体系,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全面发展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传承明代泰州学派的儒学经典而建的乐学堂,为呈现姜堰地方文化的闻道廊,为勉励全体师生孜孜以求的不倦亭,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乐学生态。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记者一行与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负责人展开交流
通过走访,记者一行对姜堰区坚持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工作开展有了更加直观详细的认识,并表示高度赞赏。同时,他们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发现和挖掘姜堰教育亮点,并通过光明日报《教育家》这一平台,及时有效地将姜堰教育的优秀经验传播出去,为提升姜堰教育品牌形象及更高层次的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