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2016中国科普博览媒体联盟会成功举办

时间:2016-12-19作者:梁希理来源:教育家杂志

本刊讯 (记者 梁希理)12月15日,2016中国科普博览媒体联盟会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举行。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韩华在大会上致辞。韩书记表示,科学院愿意充分发挥自身智力和设施资源的优势,为科普信息化贡献力量,将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肖云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形态,并对新的一年媒体资源优化与合作表示期待。

会议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与媒体合作展开交流,总结了2016年媒体合作的成果,并就2017年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如何实现新媒体平台的媒体资源优化、拓展多方面媒体合作等进行了探讨。

此次媒体联盟会深入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与媒体融合情况,分享了科学传播的宝贵经验与未来发展之路,为今后的中国科普博览与媒体的长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致力于将科学资讯和科学精神传递到人们身边,通过中国科普博览为社会大众提供解科学的窗口。中国科普博览在此过程中与各大媒体达成广泛战略合作,在新媒体创作与传播领域进行深度交流融合。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