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一带一路”与我们的未来

时间:2017-05-03作者:李春霞来源:教育家杂志

作为未来历史的续写者和发展道路的践行者,当代青少年肩负“民心相通”大任,应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在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各种适合青少年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出境旅游等活动,为“民心相通”展示当代青少年形象。同时,通过各种活动与参与,减少隔阂和误会,增进感情,在人文交流与合作中力促文化融合、民心相通。这也是青少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方式。

“一带一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有系统理论为指导,也有现实依据为基础。因此,“一带一路”一经提出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当代青少年肩负实现“国家之复兴,民族之复兴”的重任,必须坚持理论自信,加强马克思主义研读,系统学习“一带一路”知识,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下,学习、研究和运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

(二)“民心相通”与青少年成长

当代青少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民心相通”的基础,具有先导作用和先发优势。青少年是“五通”的基础,特别是民心相通的基础,具有先导作用。要实现“民心相通”,希望寄托在当代青少年身上,他们是国内研学、国外留学,以及文化交流和旅游的积极实践者,他们的参与活动能够促进沿线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增进彼此间的友谊。青少年还具有先发优势,他们是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和智库的主要力量,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等工作的主体。他们可以通过自身拥有的知识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为探索和建设新的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贡献智慧。

当代青少年是未来的专业技能人才。“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民族、宗教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都需要专业技能人才支撑。自2013年秋以来,“一带一路”建设虽经历各种曲折与“插曲”,但成果依然丰硕。众所周知,“一带一路”的未来建设者正是当代青少年,动员他们学习、研究“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用的知识、技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前规划、超前培养可用之才。在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我国需要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不同领域的工程技术、项目设计和管理、质量控制和保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为经贸活动培养商贸、金融、交通、物流、能源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为人文交流培养宗教、文化、法律、旅游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还需要培养小语种人才,以及熟知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国情的专门人才;为“一带一路”的持续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智囊。

当代青少年是未来的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大批专业技能人才和语言、文化专门人才,也需要更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因此,当代青少年中的部分高中生和技校生都有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工程和项目中的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他们需要在高中和技校学习时期,就要有针对性地接受某些沿线国家的国情教育和语言、文化、习俗等培训,以及针对工程项目进行技术和技能培训等。

因此,我国高校和中学、技校等教育机构要加强对沿线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体制、地缘政治的教育,加强对各国法律、文化、语言、宗教、交通、商贸、旅游等进行研究,并将这些内容作为青少年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和考核。

当代青少年是未来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囊。当代青少年不仅有将才也有帅才,因此还要注重精英教育,有计划地在青少年中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青年领袖人才,以及为他们筹备青年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他们的智囊作用。时下,当代青少年有做好文化交流的优势和特点,因为多数中学生都是非常单纯的孩子,他们不会说假话,更不会做假事,由他们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将会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西方的殖民思想,倡导的是“近者悦而远者来”,追求的是各民族相互融通的“天下大同”的境界。这也正是当代青少年的理想与追求。

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当代青少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因此,我们要调动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发动他们中的精英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就“一带一路”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政策问题等开展研究,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并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

问题导向是当代青少年研学“一带一路”之根本

如何建设“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当代之急,也是当代青少年必修之课。因此,他们认识、了解“一带一路”,清楚自身担当和历史使命,从身体和心理状况、知识结构、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升自己。“走出近代,告别西方”,引导青少年将关注重点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转移到文化建设和交流上来,各校青少年要建立新的合力,在“一带一路”平台上加强脑动力建设、促进文化融合,避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弯路。青少年在“一带一路”研学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方显现实意义。课题组成员的选题,无论是外交、经济、文化还是社会融合等方向,都以解决和回答现实问题为目的,以期提出具有合理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宗旨。

“一带一路”能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什么?他们直接看到的好处是,将来的就业岗位增多,创业机会更大,还有“说走就走”的出国旅行,能够实现坐着高铁去欧洲的愿望,以及留学机会增加、文化交流活动增多和商贸便捷,等等。根据《愿景与行动》,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业内人士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让沿线国家学生来中国留学,也会让中国学生增加留学国家的选择余地,可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学习,增长见识,留学的选择将更加多元,过去留学紧盯欧美的现状逐步改变。

青少年又能为“一带一路”做什么?作为青少年学子,他们多数还不能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他们目前能做的就是研学和实践参与,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一带一路”,并为此储备知识和技能,为成为未来建设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参加研学,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以增强信心。一名课题组成员在他的报告中引用了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的数据: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4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中巴经济走廊启动一揽子重大项目建设,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瓜达尔港先期建设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发布启用。同时,钢铁、制备制造、汽车、电子等十多个重点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有序推进。由此可见,研学让青少年更务实、更理性,更有责任感和自信心。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