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中教育”的完美融合
如何在“中教育”下践行创新的理念?
田宝宏说:?“在‘做有未来的教育’的背景下,我 们在时空中努力穿越,找到了‘中’,中文化、中哲学, 体验中教育,编写中课程,规划着‘中书院’,对‘有 未来的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尝试从‘理念识别、 环境识别、行为识别’打造独特的学校识别系统,让 哲学与文化引领学校生活的真实变革。”
田宝宏在研究中发现,“ 中”是中国文化中的重 要概念。把“ 中”定义为规律、真理,“ 中”是价值目标、状态与过程、方法论。他在长期的研究、实践和论证中, 逐渐孕育出“ 中教育”这一独特的教育观点和理论体 系,并将之概括为适当的教育、合理的教育、开放的 教育、平衡的教育,是赋予教育更多哲学与文化底蕴 和人文思考的教育,是“ 有未来的教育”。
2013年,郑州九中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河南 省创新教育实验试点学校”,成为河南省第一批创新教 育试点学校之一。同年,学校又被批准为河南省多样 化办学试点学校。基于此,郑州九中在创新教育与新 科技、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方面做了诸多的有益探索和 实践。
郑州九中的创新实验工场被命名为“ 考古与发 现”,这便是对“ 中教育”理念的一种回归。田宝宏 对郑州九中“ 考古与发现馆”的定位是这样的:州九中考古发现馆,重在对文物本身的发现和实践。?让文物实物以‘ 肢解’的方式走进课堂,让同学们参 与‘ 考古’‘ 发现’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引爆对传 统文化本身的热爱,更是对思维方式和思想潜能的 激活,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载体形式,能够很好地 归纳和激发同学们对于生活方式的新一轮想象,影 响他们的人生成长道路。”“ 考古与发现”馆中,有 历史知识的展示,从文字表述和影像资料里,你可以 看到古文明的产生、辉煌和败落的变迁之路;有农耕 时代的造物,你可以了解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河南作 为农业大省的前世今生。馆中更有学生的创意工坊, 从农村收上来的织布机,吱吱呀呀能织布;定制的榫 卯机构的中式椅,在同学们手里拆拆装装;还有造纸 术和印刷术的再现,单是活字印刷的文字刻板,就 有1000多个。
郑州九中的创新与“考古”并行不悖。比如,他 们在介绍学校的校情时,师生们采用的是极具现代化 创新手法的无人机拍摄技术,全方位用影像资料推介 学校、宣传学校。
作为郑州市“e学校”项目唯一的高中试点学校, 郑州九中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了郑州市乃至河 南省的前面。2012年11月,该校获批成为教育部第一 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现代科技也是一门学科文化 知识,必然会纳入到学校教学中。”田宝宏信心满满 地预估。
教育的最高境界:影响学生、拓展到家 庭、辐射到社会
用这样的“境界”来归纳高中阶段的功能,作为 一个高中校长来说,传统的眼光会认为有些遥不可及, 甚至“离经叛道”,但这正是田宝宏探索“中教育”、 追求“精一执中”的内核。
田宝宏进一步向记者注解:“九德惠风”,是对德 的最高境界的表述。“九德”是对“修己”的具体要求, 更是对九中的要求。立足于“修己”的郑州九中,其 对社会的影响,通过每个教师施教于每个学生,每个 学生的践行、发展又拓展到每个家庭,而后又辐射到 整个社会,于是就变成了和畅之惠风。试想,假如一 股和畅之惠风荡漾在整个社会之间,带给人们的将是 一种何等清新的感觉?
为了促进学生多样化成长,郑州九中不提倡老 师对学生做过多的限制和干预,而是提供充足的资源、广阔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郑 州九中的学生代表大会,是学生参与自身管理和学 校管理的一个制度化平台,通过学生的层层投票选 举,把有管理能力和服务情怀的学生纳入大会主席 团,及时倾听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不断调 整管理手段,推动学校的发展。学校的校长助理团、 畅扬心空心理社、篮球联盟、凡石剧社、跆拳道社 等数十个社团组织,让学生来去自由,尽取所需。学 校还在体育课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打破了传统 的分班教学,实行“ 学生选课、因人教学、名师授课” 的选择性教学,提供了诸如足球、太极、跆拳道等 特色项目供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及其爱好进行选择,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多样化成长,受到了学生、 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2016年,在对郑州九中三年发展规划进行督导评 估时,国家督学杨国顺、浙江省特级数学教师赖忠华 等专家一致认为,郑州九中的生态校园契合“中国根、 民族魂”,学校领导团队更具有“破釜沉舟”的改革气度。“不难发现,九中有梦,师生有梦。在中教育、中文化、 中生态视域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2017年4月22日,在郑州九中召开的“中教育”学术交流研讨会上,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说:“郑州 市第九中学田宝宏校长十几年的真情、智慧、胆识与 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舍我其谁’ 的责任担当。因为这样的情怀和坚持,我对‘中教育’ 的创新实践探索充满信心;对郑州九中在新时期的发 展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