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陈恒华:让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兴奋点

时间:2017-06-14作者:嵇玲来源:教育家杂志

他祖籍江苏,出生在新疆,童年在兵团度过,大学就读于长春师范学院,毕业后到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工作,足迹跨过了大半个中国;

他30岁作为“北京市青年干部出国培训学习项目”的50名成员之一,赴美留学攻读教育学硕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在读博士;

他五年内走遍学校的各个管理岗位,当过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常务副校长;

他34岁接过老校长马成营的班,成为北京最年轻的示范高中校长;

他43岁成为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

他46岁进入“名校长”行列;

他是学生眼中充满智慧与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的良师益友;

他是老师心中民主、平等、包容,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现代化学校管理者;

他,就是陈恒华,23岁误打误撞闯入教师队伍,到今年,刚好又是23年。

接班

34岁当校长,他说“无知者无畏”

1994年,大学毕业的陈恒华处在国家包分配和自主择业的临界点上,面临多种选择:留校,去新疆,回江苏,来北京。经过一番矛盾和挣扎,陈恒华为自己选定了人生的方向: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创建于1951年的北京二十中,最初是一所面向工农兵子弟的学校,因为生源复杂,很多年以来一直是海淀有名的大、破、乱学校,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1979年马成营校长接手。在马校长的治下,二十中学以“德育为首,全面发展,追求一流,办有特色”为办学方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2004年进入到北京示范高中的行列。“点石成金”的马成营校长,与时任十一学校校长的李金初,并称为海淀教育界的“南李北马”。

34岁的陈恒华,接的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的班。分量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1997年,刚刚工作三年的陈恒华,从一名普通化学老师成长为高一年级组组长,又经过三年,被提拔为校长助理,从教学转岗管理。“以我的性格,我非常自信,当一个好老师没有问题。我当班主任、年级组长的时候,所在的班和年级都是非常优秀的,自认为还是挺适合当老师的。”陈恒华说,最初走向管理岗位也有过纠结,但他认为学校管理人员是另一种形式的老师,只是课堂有所不同。

干了一年校长助理的陈恒华,被破格提拔为教学副校长,那一年,他才30岁。马成营校长对这个年轻人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认可,可见一斑。当上教学副校长的同时,陈恒华作为“北京市青年干部出国培训学习项目”的50名成员之一,赴美留学攻读教育学硕士。一年的学习,他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教育只能走自己的路,照搬谁的都不行。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我们自身形成的一些特点,有特殊的文化土壤,这些我们都要尊重。”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