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所谓坚持,也许是一种沉浸与热爱

时间:2017-06-28作者:海燕来源:教育家杂志

在弹琴的过程里,我收获了快乐和充实,手指也日渐灵活。最让我的惊喜的是,有一天,一曲弹完,6岁的儿子突然放下手里的玩具,认真地和我说:妈妈,这个声音好听!问他为什么,答曰:“就像,像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一样!”那天,我也很认真地和他说:“儿子,你的这句话把我想说的很多话都表达出来了,比我读到最好的诗还棒!看看吧,你的心里是不是住着一个诗人精灵呢?不要总是把他藏起来,让他睡觉呀!”

几个月后,一位年近七十的古琴家要开自己生涯里最后一个少儿琴班,我把这个微信分享给孩子。谁知,他急迫地说:“妈妈,我要去学,你给我报名吧!只收10个人,晚了就没有我了。”这一次,我很认真地分享了我的顾虑:路远、学习时间比较长(2个小时)、需要持续3个月周末不能休息等等。但是,儿子非常认真地说:“妈妈,你不要找借口了,我想去。”问他为什么,孩子的回答让我很震惊:“你弹琴的时候那么快乐,我觉得弹琴是个快乐的事!”

如今,孩子坚持学琴已经两年多,我俩周末一起去见老师,一对二共同学习,回家共同练琴,共同聆听不同流派大师的演奏。有时候,还会围绕一个句段进行讨论,揣摩乐曲的含义。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一起学习《阳关三叠》,孩子的劲头更足了,他自豪地说:“妈妈,这个曲子我比你熟悉啊!我们每天早上古诗文诵读的音乐就是这个!我一定要把它弹下来,有一天,给我的同学们听听!”

我并不确知孩子在这个历程中能过几级,也不知道那个所谓的考级证书对孩子今后的小升初有没有价值,但是我能确信的一点是:我的儿子,他开始爱上古琴,以及和古琴相关的一些文化。这一点,我俩都乐享其中!

今年,在古琴之外,我又开发了一个新的“乐趣”,之前一直崇奉“生命在于静止”的我,不堪忍受长期静坐带来的颈椎和腰椎之痛,开始认真思考去健身,办了50次的力量训练教练卡,对我来说,每一次训练,都是和自己较劲,挑战不小——肌肉酸痛、汗流浃背、肢体僵硬、动作笨拙……但是,我并不害怕,古琴能让我僵硬了三十几年的手指灵活起来,我相信,训练后的轻松与小目标不断达成后滋长的信心会支撑我把这些过程走完,身体变得更加灵活匀称。而且,在家里,我特别制作了一张大表钉在墙上,上面有50个空格子,每参加一次,就请儿子在一个新的格子里盖上小图章,帮我打卡记录。他对这件事的认真程度超过我的想象,不但有图章,还记录了我的运动时间与时长。

“妈妈,你累吗?”

我点头。

“那为什么还去?”

“因为开心啊!流汗和身体酸痛不舒服,可是之后的几天走路都很轻松。而且我发现,原来我还可以嘛!原先30秒都费劲的平板支撑,我现在可以做到1分钟了呀!”

一个月后,我发现这些话在另一个情境中被儿子“还”给了我。

“儿子,这次的作文写了5页,坐在那里都两个多小时了,手指酸不酸,累不累?”

“不累!因为开心啊!我原来以为自己最好的水平是写4页,原来我还能写得更多呢!”

诚然,不能以文字的数量来衡量文章的质量,但让我欣喜的是,儿子写作时沉浸其间的状态。那么活泼、好动的儿子,写作时那样安静,凝神思索,可以听到笔尖摩擦纸页的沙沙声。这和平日的他判若两人啊!每次写完,我和先生都是他的第一批听众,儿子郑重地站在餐厅里,朗读自己的作品。我和先生都会认真提出自己的意见,表达我们的感受,有时还会结合其他的文学作品进行讨论。

伴随这个过程而来的,是儿子不需要督促的自主阅读。每天熄灯前,他都要读点什么,内容也很庞杂,从儿童文学到历史传奇、珠宝鉴定,我们也不作过多的约束与限制。因为我相信,一个愿意与书相伴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把每天都做的一件事情界定为坚持,那么,也许有那么几件事,是儿子坚持下来的吧!但是我想,与其说那是坚持,不如说是我们在共同的成长中,体会到的沉浸与热爱。那个叫做乐趣的东西,在这种沉浸与热爱中,与日俱增。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