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溟慧,高级教师,国培专家。现任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校长。她致力于作文教学研究多年,摸索出一套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形成了现在的“三阶作文体系”,较好解决了作文“老大难”的问题。
作文难,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桎梏。
学生作文存在“五个无”,学生怎能不怕写作文?一无“ 源”,面对作文素材视而不见、探囊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无“ 言”,语言贫乏,苍白无味,心有余而言不足,出口不成能成章,下笔没有佳言;三无“ 法”,想写、爱写、敢写、会写,这个过程必然是存在着技法引导;四无“ 趣”,动力缺失,举步维艰,没有兴趣的作文练习只能让学生“ 一个头两个大”,事倍却功半;五无“ 量”,提高作文能力,半年学一本课本是杯水车薪,一学期写八篇的单元作文一样是杯水车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没有量谈何质变。
老师的作文教学效率偏低也存在着“三缺”,作文教学怎能不高耗低效?
缺“体系 ”,我们现行的作文教学每单元一次,教材单元是按人文主题编写的,每个单元的习作是与单元主题相关的,也可以说习作没有自己的体系,是依附于主题单元而存在;缺“目标”,每一次习作有小目标,课标是我们的大目标,然而这些小目标与大目标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中间是给老师的智慧空间,谁又能肯定不会造成实践空白,使课标的大目标成为空中楼阁呢?缺“效率”,小学普遍存在趋易避难,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而且作文教学出力不讨好,老师在激发兴趣、培养语感、文字表达有效指导方面欠缺。空谈多,实践少,效率低下。
从一名语文老师成长为校长,我逐渐认识到教材中作文训练的安排是不合理的,每一册教材的写作内容如一盘散沙,每一种文体内容分布零散,每一次的写作是零敲碎打,这对于刚刚学习习作的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不解决“ 作文难”的问题,就不能解决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这促使我下决心要改变现状,重构作文体系,不再跟随教材作文“随波逐流”,不再“小打小闹”,于是,就探索出了“ 三阶作文”学习方法。
词语意识阶:一、二年级树立“ 词语”意识,以“ 童话”作文为主,解决“兴趣”问题。
细节意识阶:三、四年级树立“ 细节”意识, 以“ 情境”作文为主 ,解决“ 素材”问题。
独我意识阶:五、六年级树立“ 独我”意识,以“ 个性”作文为主, 解决“ 创新”问题。
作文的“三阶”与年段的“三阶段”相辅相成。用两年时间打造一个核心意识,扎实走好每一阶,顺利踏阶而上。
第一阶:以“词语意识”为核心,三管齐下
“词语意识”不同于“词语积累”,前者是主动积累,后者是被动积累;前者是质的积累,后者是量的积累。“词语积累”过去经常会做,不管是摘抄在本上,还是记诵在脑中,也只是存在不同地方而已;“ 词语意识”是要求将词语用在口头表达中,用在文字表达中,在“流量”使用中吸收内化。
在语文课上——随课选点微写作。老师树立了“词语意识”,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会自觉寻找“词语点”,进行随课“微写作”。这里所说的“微写作”是指向写作的微型训练,不一定要动手写下来,而是进行思维的激活与语句的碰撞。
在课外阅读中——偶遇新词莫错过。小学生日常生活丰富多彩,自由地阅读,轻松地听故事,遇到有新鲜感的词语,有意识地关注,读明白它的意思,在自己说话与作文时尝试运用。
在三阶作文课上——携手三千结硕果。在三阶作文指导课上,低年级段主要以培养词语意识为核心,集中提供分类词语,日积月累。分类组块,词语三千,按部就班,不急功,不近利。学用创编,形成学以致用的语言流量。
第二阶:以“细节意识”为核心,多法并举
中年级以“细节意识”为核心,善于捕捉细微而具体的内容,并把它细致地描写出来。构建“细节就是做加法”的作文思维导向,掌握一定的作文表达技巧服务于自我表达。重点解决“ 无话可说”和“ 如何写具体”的问题。以情境观察为先导,以方法训练为桥梁,以细节表达为核心。
本阶的内容编排有八个“系列”。即实现童话到写实顺利过渡的仿写系列;降低起步难度以实物情境观察为主的活动系列、植物系列、动物系列、静物美味系列、写景系列;关注日常生活以及周围的人和事为主的写人系列和写事系列。
“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就是细节的重要性。作文必须有细节,才会吸引人。两年时间里,为了“ 细节意识”的形成,为了细节描写的打磨,像这样的若干技法的创生,非常实用,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