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都密不可分,在点点滴滴的教育实践中,他的思想脉络渐渐变得清晰,并最终充盈为“仁智”教育思想。" /> “仁智”教育:寻找教育的根 _实践者说 _教育家
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仁智”教育:寻找教育的根

时间:2018-04-09作者:张勇来源:教育家杂志

张勇: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卓越校长领航班学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安徽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硕士,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任海南省陵水中学校长。

 

“仁智”教育:寻找教育的根

 

当几十载的教育生涯在脑中回放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同我每一段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都密不可分。冥冥之中仿佛在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引导之下,在点点滴滴的教育实践中,我的思想脉络渐渐变得清晰,并最终充盈为“仁智”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了我的教育生命的血脉之中和灵魂深处,使教育的根在盘根错节、挣扎前行中扎得更深,伸得更远,让教育这棵大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无声涵养

我的教育生涯开始于安徽涡阳师范学校。

1985年7月,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踏进了这所师范学校的大门。刚刚20岁出头的我不仅是任课教师,还担任了班主任。初出茅庐的我非常幸运,遇到了一个好的领路人——付士敏校长。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他对老师工作上指导,生活上关心,使得老师和同学们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温暖。一年到头,付校长是全校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他像一个老者一样,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期待,充满希望,充满慈爱。他每每和同学们促膝谈心,学生都乐意接受,也都进步很快,这一切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

在涡阳师范,付校长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是付校长安排的,大家不仅乐意做,更怕做不好对不住校长。那时候我就在思考:一所学校何以能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校风?何以像大家庭般温暖?何以每个人都愿意为学校做贡献?慢慢地,我明白了正是因为付校长有爱心,对学生好,对老师好,所以大家由衷地爱戴他,心悦诚服地追随他。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灵魂所在。刚刚从教就遇到这样慈爱仁厚的校长,耳濡目染、春风化雨,悄然影响着我的教育认识,引发我诸多的思考……

现在想来,付校长当年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你对教学很热爱,也有悟性,要多动笔,把想法变成铅字。”这样的谆谆教导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种指导,一种关爱,一种期待,更是一种动力,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从教至今,我已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细想来,这样的思考与写作,某种程度上,成为我的教育路上最牢靠的奠基石。

 

悄然萌芽

1993年初春,在我工作的第八个年头,我萌生了办一所自己的学校的想法。在万物复苏的时节,我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租了一所农机学校的场地,找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仁,花200元申领了办学许可证,涡阳县第一所私立学校——涡阳育才学校就这样诞生了。

在做好学校近期工作方案和远期发展规划之后,招生成为第一道难关。由于刚创办,家长们普遍持怀疑态度。于是,我们各路人马齐上阵,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个中艰辛一言难尽。当年9月1日,第一批51名学生到位,学校如期开学。看着一张张渴望学习的脸,我心里暖暖的,更觉肩上责任沉甸甸的。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让这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那时我和我们的教师团队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招来这些孩子不容易,一定要爱孩子,要让孩子在学校有更大的进步,更好的成长!让“ 爱”走在“ 教育”的前边,渐渐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这种信念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上,进而变成了教育的思想基石,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们以并不占优势的生源在全县中考排名中名列前茅。一时间,学校声名鹊起,办学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

育才中学成了我的教育试验田,我如同农夫一样,在这里挥洒汗水,播种希望,思考教育,实现理想。也正是在这里,我的“ 仁爱”教育思想开始萌芽。

 

汲古为新

1997年7月,我通过公开招聘成为安徽涡阳四中副校长,2005年10月成为该校校长。直到2009年12月任安徽省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我前后在这所学校工作了近十三年。

涡阳四中是一所公办高中,由香港爱国人士谭兆先生捐资兴建。涡阳是老子故里,道家文化发源地,谭先生捐资助学的直接原因是崇尚道家文化。他的教育大爱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启迪我要教育学生有爱心,懂得感恩。同时更唤醒了我:本土的道家文化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我将老子“ 上善若水”“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法自然”等道家思想整合在一起,就这样渐渐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上善”“厚德”的思想就这样在我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向上向善”的思想就这样悄然润泽四中人的心。

当时的涡阳四中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都很差,百业待举。怎样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尽快定位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及引领思想,尽快提升教学质量,我想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教育背景如何不同,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都将具有普适价值。因此,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启动了“ 分层教学”实践。

我们根据学习成绩,将学校首届514名高一新生划分成四个起点层次进行教学,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体验成功。实施“分层教学”之后,学生学习动力十足,进步很快。有一位一开始在起点班上课的学生最终高考时取得了全校文科第一名,并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成了涡阳四中的教育品牌,随着这一教学方法的持续推进,学校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学校美誉度逐渐提高。

这何尝不是古代教育智慧在当下教育的实际运用?何尝不是从道家和儒家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道法自然”是对规律的敬畏、尊崇与应用;“因材施教”是对人的信任与尊重,指向人的个性发展。返璞归真,回归教育的原点是实践教育大爱和大智慧的具体体现。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比较中,立德树人成为最为鲜明的共同特点,“仁智”教育的种子自此萌发。

 

“仁智”教育:寻找教育的根

 

知行合一

2012年9月,我在亳州市教育局干了三年副局长之后,到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任校长。这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亳州市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历经时代风雨,穿越世纪百年,“仁爱”“求真”是学校遵循的基本理念,这种思想已经在离退休的老教师身上留下不灭的印记,年轻教师在耳濡目染中留下不变的基因,这也为我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打下深深的烙印,内化于心,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于是,文化立校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所学校以及市教育局副局长的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让我深知:教育思想只有最终转化为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显性的实践成果,才有实际价值与意义。因此,在学校文化发展过程中,“ 仁爱”思想须“ 知行合一”,应该在行动中得到落实。因此,学校团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着力打造“五大校园”,即书香校园、人文校园、活力校园、智慧校园、幸福校园。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中,仁爱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当然,所有行动背后,高考始终是高中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省级示范高中。如何提高成绩?如何科学备考?在一系列复杂的教育问题面前,我们选择“ 大道至简,不流归宗”。“简”的根本在于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学习障碍,许多都是心理障碍造成的。于是,我们以此为突破口,采用学习分析技术和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集体培训,单独辅导以及学生自我强化练习,技术化、程序化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存在障碍的根源性和关键性的问题,效果十分明显。这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教学智慧的结晶,更是亳州一中摒弃应试,科学备考,寻求突破的科学实践,是亳州一中“ 考试文化”的一大亮点。

 

落地生根

2016年8月,通过海南省教育厅公开招聘,我被引进到海南省陵水中学,成为该校第32任校长。在这所1925年始建于陵水孔圣庙中的学校里,在对如何办好这样一所学校的思考与实践中,“仁智”进一步成为我的教育思想的固定点和生长点。

万事万物,从“ 一”开始,道法自然;教育事业,从“一”而终,不懈探索……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向未来的行动,是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为孩子的人生打下基本的底色,定下基本的格调。远离尘嚣,远离功利,回归教育本真,让孩子浸润于“仁智”教育之中,是一种选择,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从十岁不愁,到如今知天命之年;从安徽涡阳,到亳州,再到海南陵水,校长岗位上二十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仁智教育、山水文化”与陵水地域文化相通共融,与陵水地理环境和谐共生,与陵水中学发展历史一脉相承,与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主张相得益彰。“仁智教育”是对陵水中学九十多年历史文化的提炼,仁智教育的种子必定会在陵水中学落地生根;山的智慧与水的哲学,应该成为陵水中学开启教育新征程的落脚点;山水气质应该成为立于天地之间的陵中人一种独有的精神长相,一种特有的精神气质。

如何把这种思想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管理体系、活动体系,彰显学校特点、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成为我的新命题。(作者单位:海南省陵水中学)

                                                                                                                 责任编辑:孙习涵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