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经验推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

时间:2019-08-12作者:龚小勇来源:湖北省晋梅中学

湖北省晋梅中学创办于2002年,17年来学校高举德育为先的大旗,坚持探索与实践,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让学校教育充满温度、让校园充满温暖、让学生成长向着明亮的那一方。

 

经验推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

 

一、开发学校德育课程

 

在晋梅中学德育工作的历史中,学校曾经将德育等同于管理,认为“不犯错误就是好学生”,没有学生违反纪律,德育工作就算到位了。这种思想导致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学校管理层调整后,以李小平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德育跟教学一样,是两条平行的轨道,缺少任何一方动车都无法运行。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学校新时期德育现状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特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符合晋梅中学校情和学情的德育工作目标,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以《三个好习惯 六项正文化》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优秀品质。

有了目标引领,学校在梳理德育常规管理、自主管理、德育活动基础上,积极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课程,构建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分为“阳光课程”与“敏行课程”两大类,“阳光课程”为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例如,运动节、艺术节、专题讲座、电影放映、校外游学等,“敏行课程”为学校的常规管理,例如,“每月百星”“诚信考场”“日行一善”等。

 

经验推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

 

经验推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

 

二 、构建自主管理体系

 

学校遵循“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管理是自主管理”这一理念,在自我教育与自主管理中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主动发展、自我完善。学校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自主管理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树立规则意识,培养自控能力,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将学生培养成 “讲文明、守规则”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以“三个好习惯,六项正文化”为基本框架(“三个好习惯”即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六项正文化”即教室文化、公共文化、就餐文化、寝室文化、课间文化、课堂文化),设立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的自主管理委员会(自主管理学院),构建起对学生个体与班级团体的自主管理结构体系。“三个好习惯”突出对学生个体的教育,采用学分制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的良好习惯。“六个正文化”突出对班级团体的教育,采用班级竞赛方式,着力建设班风班貌、团队文化,建立良好的校园秩序,提高自主管理的效能。

“三个好习惯,六项正文化”自主管理运行一年来学校德育面貌大有改观,学生习惯明显好转,学校育人的正文化能量场初步形成。另一方面以“139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为抓手,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结构体系。“139”班级自主管理运行机制,即每一个班级建立一名学生班主任、三组班委会、九个学习小组的自主管理组织机构,实行班委会轮换值周(值周时称值周班委会)、轮流监督(监督时称监督班委会、各成员对口监督值周班委会工作情况)、各小组自治(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一份班级包点事务和小组学习包块任务,学习小组长负责督促落实)、班主任指导调控的管理方式。139建设中,通过均衡分组、民主建制,专项承包、责任到人,轮流值周、轮流监督,目标互赖、合作互助,总结反思、激励成功“五步”逐步分解落实,让学校既有宏观层面的,又有微观层面的自主管理。

 

三 、创新德育管理方式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大胆创新,在德育建设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有益探索。

聘任。晋梅中学是私立中学,管理中具有灵活的优势。学校从2015年暑期在学校层面打破公办学校固有的领导体制,实现领导层竞争上岗,从德育主任到自管学院4位院长,到宿管中心主任,再到新学期班主任任职均实行竞聘上岗,给学校德育建设带来新活力。

规范。每学年学校都给新生发放《晋梅中学学生手册》,每年9月底进行全校统一考试,让规章入脑入心。同时,每一学期,学校向班主任发放《班主任工作手册》,让班主任对德育工作了然于心。

引领。学校在四个方面着力发挥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一是班主任培训。学校通过暑期和每半月一次的年级班主任会议、每学期年级总结交流、成长书院的专家报告和外出考察学习促进班主任成长。二是班会课。每学期学校利用班会课引领老师利用德育阵地高效地开展德育教育。三是德育导师制。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让学校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让老师和学生交朋友,让老师为学生成长助力。

 

经验推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

 

在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高品质德育征程中,湖北省晋梅中学始终向着明亮那方,在学校孜孜不倦的努力下,相信学校德育工作将更好地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湖北省晋梅中学供稿)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