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10月31日,G180次高铁在青岛鸣笛启程,这趟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一张张面庞神采飞扬,欢声笑语不断。来自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以下简称“青岛六十七中”)的五百余位高二学生到北京参加以“奋进新时代,走进新篇章”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先烈,走进故宫感受古建筑的雄伟,登顶长城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在中国科学技术馆触摸未来,在清华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沉醉……为期四天的研学活动行程紧凑,内容丰富。
“在科技馆二层,你们可以和牛顿等名人对话,你想问他们什么问题?”老师的预先提问,让学生们对旅行充满期待。该校副校长王慧荣介绍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会提前发布研究主题,激发学生探究钻研的兴趣。这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实现了从被动的知识灌输到主动寻找、发掘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的转变。
研学活动是学校落实十一部委联合推出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青岛市“十个一”项目的重要举措。学校以“出彩教育”为创新品牌,让每个人都享有出彩的机会。校长李作从说:“‘出彩教育’的核心是尊重每个人,爱护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学校的研学旅行与学校育人目标紧密结合。
“我要当程序员”“我要做一名光荣的军人”“考上师范院校,成为化学老师”“为理想的大学努力奋斗”……“梦想地图”活动上,记者看到,学生们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梦想和实现的途径,勾勒未来的“小小蓝图”。随后,学生们站在台上面对全校师生讲述心中的梦想。一班的班主任刘文杰告诉记者:“研学旅行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台上的学生可能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给他们大胆说出梦想的机会,让他们勇敢地站在台上表达为梦想努力的决心,这是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每一张“梦想地图”都承载着一个学生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学校践行“出彩教育”的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研学旅行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故宫“安防”体系建设研究的小组活动中,学生切实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他们从防水、防火、防盗等几个方面完成了课题论文,博得了老师的赞赏:“同学们博学多才,为研究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见解独到。”学习成果凝结着群体的智慧,也凝聚了一颗颗共同奋进的心。
李作从校长表示:“学问不局限于书本,课堂不止步于教室。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也是路,路也是书。”他告诉记者,研学活动增加了学生对历史和祖国的认知,在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校育人不可或缺的一环。许多同学对记者表示,登临居庸关长城,深切体会到了祖国的壮丽,那一刻,心底的爱国情、自豪感油然而生。
王慧荣副校长告诉记者:“研学旅行目标明确,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学生徐璇在参观中国科技馆后,激动地在日记里写下:“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澎湃着历史流淌的痕迹、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从古时各种神奇的器具学问到现在的电子信息时代,人类的智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少年,切记,莫等闲!”青岛六十七中的研学旅行,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彰显了育人功能。
据介绍,青岛六十七中今后还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通过各种主题的研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入社会,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