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博蕴智慧 爱育未来——写给盼望返回“博爱园”学习的同学们

时间:2020-03-05作者:马正军来源:广东省清远市博爱学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这个假期,“新型冠状病毒”这位不速之客的突然降临,让我们有了一段封闭、漫长且难熬的“宅家时光”。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博爱学子秉承“博爱、博学、博大”的校训,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少年“自我领导力”的风采,积极参与到“防控疫情,‘我’也能行”的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做到了“眼中有疫情、心中有关爱、手里有行动、脑中有思考”。

同学们,我要欣喜地告诉你们,“博爱园”里的木棉花开了,一朵朵火红的花儿像你们绽放的笑脸。此时的你们,一定开始想念校园生活的精彩无限,想快快返回校园吧?但我还是要郑重地提醒同学们:疫情还没结束,仍需提高警惕 。疫情之下,非必要,不出门;万不得已要出门时,务必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更不参与聚集式学习或活动。守护好自己,就是最好的并肩作战者。

2月25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最新线上教育安排的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校3月2日起开展线上教育,学生不得返校,严防疫情侵入校园,以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保证同学们的身心健康,让你们的假期延期阶段过得更加充实,特向各位同学提出以下建议。

 

知彼解己,观“疫情”中炼“身心”

 

“新型冠状病毒”的存在,让我们发现,人类远比想象中脆弱而又刚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从每日疫情数据的变化中真切感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次人类的灾难,也是一次对国家和民族的考验;更能看到中华儿女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大爱与担当,无数最美“逆行者”,用正大无私的奉献,带给患病者健康和快乐,带给全国人民温暖和希望……

同学们,“宅家时光”或许寂寥、焦虑、沮丧,拥有积极心态才能提升自身健康,应对疫情的挑战。既要避免事不关己的心态,主动关心和体会病魔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培育悲悯心和同情心;也要理智面对病毒,不能被恐惧和负面信息包围,对任何信息都要保持质疑的能力与怀疑的勇气。希望同学们在做好卫生清洁外,更能主动积极戴好“心理口罩”,把握好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另外还建议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室内运动,多做一点平时没时间做的家务,做一做活动性游戏。身体舒适了,心情就会更好,自然会减轻封闭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

 

以终为始, 明确“我和别人比明天”的使命

 

“每个孩子都是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的文化使者。”这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赋予同学们的目标和使命。这次疫情,将我们自己的命运和他人的命运乃至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命运共同体”。同学们是未来的主人,今天的世界,就在你们闪动的双眸中;未来的世界,却在你们成长的心田里。你们都是独一无二存在的个体,都有无数精彩的可能,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不仅仅是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更是兴趣和志向的培育。

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一心向着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前行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如何把培养高深的兴趣和志向放在首位?最好的解答就是把“我和别人比明天”作为自己的使命宣言,以此调动自我内驱力。

 

统合综效,保持“一心向学”的自觉

 

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始于内心力量的觉醒,希望同学们能明白“学生”与“学习”的内涵。生命的意义在于学习,学生的责任在于学习,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你所花的时间决定了你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因此,必须将“一心向学”植根于内心,让它成为你脑海中由内而发的强烈意识,当这种意识化作努力付出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时,你们才有可能成为像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那样的科学家。

同学们在家学习,没有老师的监管,效果也许会打一些折扣。希望同学们以“自我领导力”课程内涵为指引,自觉遵照“居家学习”的作息时间,相信非常时期别样的方式与氛围,一样能让你们度过一段独特的学习时光,获得非同一般的成长收获。在此,我还想特别提醒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毕业班的同学们: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越努力、越幸运。希望你们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坚持学习不放松,切实做到防控疫情、保护身体与学习备考三不误,愿你们一直以来的奋斗和努力都能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考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虽然开学时间尚未确定,但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做到居家如在校一样,将生物钟及早调整到上学的节奏,以缩短自己“宅家时光”过渡到“学校生活”的适应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愿春日的阳光迅速驱散病毒的阴霾,让我们在花团锦簇的春日迎你归来。祝你们生活愉快、阖家安康!

广东省清远市博爱学校校长 马正军

2020年2月28日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